柑桔恶性叶甲为害状及防治
2007-07-08 | 南盛沙糖桔 | 1549
恶性叶甲(Cliteametallica)又叫恶性叶虫,由于幼虫背上负有排泄物和黏液,有的地方叫“牛屎虫”。
【为害情况及发生规律】恶性叶甲幼虫、成虫为害柑橘嫩梢、新叶、花和幼果。以第一代幼虫为害春梢最为严重。成虫呈卵圆形,蓝黑色,有光泽。雌成虫体长3~3.8毫米,体宽1.7~2.0毫米,雄虫略小。成虫散居,突然惊扰时会跳跃,有假死性。卵多产在嫩叶背面及叶面的叶尖处,多以2粒并排是区别潜叶甲之处。广东每年有6~7代,其中以春芽期为害较严重。以蛹或成虫在树干裂缝处或松土越冬。
【防治方法】
①冬季清园。冬季结合修剪,清除地衣苔藓及枯枝,封闭树干孔隙和涂白。也可结合防治介壳虫,喷松脂合剂10倍液于树干上,消灭越冬成虫。
②春梢期间,幼虫孵化达50%左右时,选用如下农药喷杀: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2.5%敌杀死(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20%好年冬乳油(丁硫克百威)1000倍液防治幼虫或成虫。
本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