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种植技术 >>  防控桔果青霉病从采摘开始

防控桔果青霉病从采摘开始

2010-10-29 | 南盛沙糖桔 | 506
青霉病和绿霉病是柑桔果实采后贮藏运输期间发生最普遍的严重病害,在果园,部分虫蛀伤口及其他外因果皮损伤的果实,在多雨、雾大、果园湿度偏高的气象条件适宜时,也常发生该病。近两年广东省迟收柑桔果园,从元月起出现青霉病菌感染引发烂果、落果就是很好的例证。青霉病、绿霉病的症状基本相同,只为害果实,引起腐烂。受害果实初期为水渍状软腐,病部组织湿润柔软,用手指按压病部,果皮容易破裂。2-3天后病部中央长出许多气生菌丝,形成一层白色霉状物,随后在白色霉状物中部产生青色或蓝绿色粉状物,以后不断扩大,致全果腐烂,腐烂部位深入果肉内部,果农应该对症下药。
  一、病原与发病条件
  1、青霉病的病原为青霉属意大利青霉菌,而绿霉病的病原为青霉属指状青霉菌,两种病菌均属于半知菌亚门。其病菌在各种有机物质上营腐生长,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扩散在空气中,靠气流传播,通过果面伤口侵入为害,引发烂果。
  2、冬季雨多,而且持续浓雾天气,空气湿度高,果实最易发生青霉病,而果面伤口是发病的关键因素。
  3、青霉病在6-33℃的温度范围内均易发生,如湿度在90%-95%以上时发病严重。而绿霉病的发病条件与青霉病基本相同。但是其最佳发病温度稍高,一般在20℃以上,25-27℃内绿霉菌生长最适宜温度。故柑桔在贮藏初期青霉病发生多,到贮藏后期,库内温度增高,绿霉病则发生较多。
  二、防控措施
  1、适时采收果实:果实成熟后,果农应适当提早收果,落实分期分批采果,这样既可以提升果品售价,又有利树势恢复,更能在不良天气条件下有效减少青霉病等多种病害的发生。
  2、清洁果园,适时做好果品保护:果实成熟期间,如遇多雨浓雾持续不良天气,空气相对湿度高,对果实成熟后迟收果的果园,应及时选择晴天叶面喷施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保护,减少青霉病等多种病害发生,又可提高果品质量,适当延长树上果实保鲜期。药剂配方: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使百功(咪鲜胺类杀菌剂)1000倍液+碧护调节剂(每克碧护对水80-100斤)混合杀菌剂喷施。 
  3、把好果实采收关:果实采收不宜在雨后或露水未干时进行,同时果实采收过程及运输期间应避免人为造成机械伤,以减少病菌入侵而形成烂果。
  4、改进果品包装方法:在果品运输期间选用塑料筐加套薄膜装运,可减少受挤压伤果,在果品贮藏期,选用保鲜袋单果或多果包装可减少病菌的传播。
  5、把好消毒处理关:对果品贮藏库及装载工具,应及时杀菌消毒,对贮藏或贮运的果品,在采收后24小时内,在做好剔除伤口果、脱蒂果、病虫果的基础上,果品应及时选用环保杀菌剂进行果品浸泡处理,减少烂果发生。
  三、果实药害、冻害、雾害及酸雨等事故的鉴别方法
  1、药害的鉴别方法:发生药害时,作物叶片会发生皱缩或呈现药斑,果实表皮呈花斑或药斑明显。如不具备上述药害症状而用户疑是药害(含叶面肥害)可选树势、挂果量、果色相同的代表树各5株,作施药与空白对比试验后7-10天即有结果。
  2、冻害的鉴别方法:轻微冻害时,未完全老熟的枝梢会出现形状、大小不一的叶肉塌陷斑,初为灰青色,后转浅褐色至灰白色。如发生低温冰冻时,叶片出现如同开水烫过,呈暗灰白色,随后叶片变成赤褐色,叶片凋萎,最后脱落。果实冻害、果实受害的部位在树冠上部及外围。受冻果实其囊辨收缩,与果皮脱离,汁胞干瘪、粒化、汁少渣多、味淡。严重冻害时,囊辨如同开水烫伤、汁胞汁液外渗、变味、果实腐烂。
  3、雾害及酸雨的鉴别方法:雾害及酸雨危害可使树冠上部果实似农药灼伤果皮状,油胞坏死、疤斑赤褐色或软化、果皮塌陷,透过果皮伤及果肉,最后果皮破裂、果肉腐烂、果实脱落。其原因是浓雾及酸雨易在果皮上形成露珠,而秋雾或酸雨携带许多粉尘、硫酸及氨等物质,其有害物质易损害果皮,使果皮细胞短时间内受伤坏死,在不良天气环境条件适宜时,青霉病等病菌从坏死部位入侵,也会引发烂果、落果。
  □兴东方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农化部顾问 雷树坤

本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