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病虫防治 >>  柑桔黄龙病的症状及病原

柑桔黄龙病的症状及病原

2007-06-20 | 南盛沙糖桔 | 1546
黄龙病又称黄梢病,是一种具有毁灭性的传染性病害,我国主要病区为广东、广西、福建,在四川、云南、贵州、江西、浙江和湖南等省的局部地区有发现,台湾省的立枯病,非洲的青果病,菲律宾叶斑驳病,印度柑橘枯死病也同属黄龙病。在发展柑橘生产上,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症状】初期症状:发病初期黄龙病的主要特征,因病梢叶片黄化程度不同可分为均匀黄化型和斑驳黄化型两种。
  均匀黄化型以幼树秋梢出现较多。症状是在生长正常的树冠上出现一条或几条新梢叶片不转绿或中途停止转绿,使新梢呈黄白色或淡黄绿色,在一株中呈“插金花”现象。也会出现全株秋梢黄化。病叶叶质较硬化,无光泽,叶脉黄化或微肿,后期有斑驳现象,容易脱落。春梢发病是在叶片转绿后褪绿变黄,夏梢发病与秋梢相同,但多数是全株夏梢表现症状。
  斑驳黄化型的症状,在春梢是新梢叶片转绿后部分枝条的叶片从中脉或叶片基部开始黄化,因黄化扩散不均匀且受叶脉所限而呈不对称、不均匀的黄绿相间斑驳。夏、秋梢则叶片开始转绿即出现不对称、不均匀的斑驳黄化。病梢的叶片变硬,叶脉微肿或明显肿大,叶面光泽度逐渐减退至丧失。有时斑驳不是先从新梢开始,而是从新梢的基枝叶片开始,或从老梢叶片开始,但这些老梢多为当季没有抽发新梢。
  中、后期症状:在初期病梢上长出的新梢短小、较纤弱,叶窄、硬直。呈黄白均匀黄化,或叶脉附近绿色,其余黄色,出现缺锌状的花叶,病梢下面的老叶相继出现斑驳和叶脉肿大、或爆裂、要栓化,叶质硬化,微向下卷曲,似缺硼症状。植株上原来未发病的枝梢陆续发病,叶片脱落,病梢枯死,树冠迅速衰退。下年度开花提早且多开畸形花,坐果率不高。保留下来的果实小、畸形、着色黄绿不均匀,椪柑果蒂附近着色,其余部分青绿色,称“红鼻果”,蕉柑、橙病果小,果皮青而无光泽,果实汁少、味酸,品质极差,无商品价值。须根腐烂,全株衰退死亡。
  【病原】黄龙病的病原,过去认为是病毒,但自1967年土居报道了桑树萎缩病病原是类菌质体以来,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如南非、印度、菲律宾等在青果病和我国在黄龙病病株的韧皮组织的筛管中也相继发现类似的菌体,根据菌体的结构和对抗生素药物的反应情况而初定为类菌质体。
  为了进一步明确黄龙病病原,以利于病害的防治,杨村柑橘场与华南热作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协作,于1978—1979年,用该场的黄龙病树、传毒发病苗木和吸毒木虱唾液腺材料送上海生化所电镜检查,结果从上述材料中都发现有类原核生物体,菌体形态多样,有圆形、椭圆形及棱形,菌体大小一般为360~830微米,而棱形的菌体则长可达1800微米,菌体双层膜厚在20微米左右,菌体内纤维状核酸样物质清晰可辨,同时用盐酸四环素和青霉素灌注病树和处理病树接穗能抑制症状表现,而对立克次氏体有特效的对氨基苯甲酸等药物则无反应。根据上述情况,陈乃荣教授认为应把黄龙病病原归属类细菌体(BLO)。2001年赵学源研究员报道黄龙病是由某些细菌引起的,是一些用人工合成培养基难以培养的,或尚无法培养的细菌,习惯称为难培养菌。近年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森林保护研究室,对黄龙病类细菌进行分离培养,研制半合成培养基的配方,制定了从病叶叶脉分离BLO的培养方法,建立了BLO分离培养技术,创立了4种免疫诊断方法,可以快速测出结果。也可用PCR检测鉴定。
本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