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柑桔碎叶病的防治方法
2007-06-14 | 南盛沙糖桔 | 1953
柑橘碎叶病是一种病毒病,是继黄龙病、衰退病、裂皮病后发现为害柑橘的一种病毒病。在浙江、台湾、广东、广西、福建、湖南、四川和湖北等省(自治区)已有发生,主要为害以枳及其杂种作砧木的柑橘树,植株受害后树体矮化,生长衰弱,花多、果少、果小,严重时整株枯死。
【症状】病株嫁接接合处环缢,接口以上的接穗部肿大,植株矮化,叶脉黄化。剥去嫁接口上下处皮层,可见接穗与砧木的木质部间有一圈黄褐色的缢缩线。受较强外力推动时,接口易断裂,裂面光滑。
【发病规律】病原可通过嫁接、机械和菟丝子传播。感病的品种有枳、枳橙、厚皮来檬等,较耐病的有甜橙、酸橙、柠檬和粗柠檬等。此病的发生还与砧木种类直接有关,以枳和枳橙为砧木为敏感,病穗接在酸橘和红橘等砧木上则带毒而无症状。指示植物用特洛亚和鲁斯克枳橙最好。带病的接穗嫁接后长出的叶片出现扭曲或凹凸不平并有斑驳状褪绿症状。
【防治方法】
①选择通过指示植物鉴定无病的母本树剪取接穗。如找不到无病母本树,可通过热处理—茎尖嫁接脱毒技术进行脱毒,获得无病毒母株。
②选用构头橙、酸橘和红橘等抗、耐病砧木。
③对不同来源的柑橘植株采穗或进行嫁接、修剪时,剪完一个品种或一批植株后,剪、刀等工具用1:5的漂白粉溶液或1%次氯酸钠溶液浸渍消毒,再用清水冲洗后擦干,以防止机械传播。
本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