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病虫防治 >>  柑桔黑蚱蝉的防治方法

柑桔黑蚱蝉的防治方法

2007-06-08 | 南盛沙糖桔 | 1581
黑蚱蝉(Cryptorympanaatrata)又叫黑蝉,是柑橘枝条的重要害虫。
  【为害情况】黑蚱蝉的成虫用产卵器刺破枝条皮层造成许多刻痕,并产卵于枝条的刻痕内,使枝条的输导系统受到严重的破坏,有时受害枝条上部由于得不到水分的供应而枯死。被害的枝条多数是当年的结果母枝,有些可能成为次年的结果母枝。因此,它的为害不仅影响树势,同时也造成产量损失。
  【主要特征】成虫大型,体长44~48毫米,黑色而具光泽,雄虫有鸣器,腹部无鸣器,腹部产卵器甚显著。卵长椭圆形,略弯,长约2毫米,乳白色,较坚韧。每雌蝉腹内有卵500~600粒。卵期长达10个月左右。
  【发生规律】在广东,黑蚱蝉雌虫于6~7月间产卵于1~2年生枝条,产卵器刺破皮层直达木质部内产卵,每处产卵4~5粒。1条枝条产卵口为2列似螺旋状或不规则状向上,卵可达100多粒。卵到翌年4月前,随枯枝落地而孵化入土。若虫在土中经蜕皮5次。生长期达数年之久。每年春暖后,土中若虫向面移动,吸食树根液汁,秋凉后则深入土中。老熟若虫在表土层筑土室藏于里面,5月下旬起,从土室内爬出至树干离地1米以上处停留,不食不动,称为伪蛹,经3~4小时后,再蜕皮变成成虫。6月初开始产卵为害枝条。夜间成虫喜栖息在苦楝、麻楝等林木的枝干上。
  【防治方法】
  ①5月底至6月间,若虫出土时,于夜间在树干1米左右处捕捉出土的若虫。
  ②白天用黏物捕捉成虫,或在成虫盛期夜间举火把至成虫群集栖息处,突然震惊成虫时,会向火把扑来,翅被烧伤坠落随之捕捉。
  ③6~7月开始在果园发现有枝条叶片萎蔫或干枯可能是它的产卵枝或光盾绿天牛为害,应及时剪除。
  ④成虫盛发期还可喷布20%灭扫利乳油(甲氰菊酯)3000倍液杀灭,减少产卵枯枝。
本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