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病虫防治 >>  柑桔类病害症症相似慎用药

柑桔类病害症症相似慎用药

2007-05-27 | 南盛沙糖桔 | 1577
高温多湿易引发柑桔炭疽、苗疫等病害,植保专家黄彰欣指出--病症相似用药或不相同
  3-4月,南方气候变化复杂,特别是高温多湿天气,容易引发柑桔各种病虫危害。在日前广东省农业科技下乡活动中,华南农业大学植保专家黄彰欣教授指出,春季柑桔病虫害较多,桔农切勿盲目用药,"虫当病医,病当虫治"将适得其反,即使是炭疽病和苗疫病等相似病害,防治方法亦大不一样。
  在咨询现场,德庆县官圩镇黄老汉拿出一条病枝叶,焦虑地对黄彰欣教授说:"农药都用了好几种,一个多月过去了,但还不见桔树病症有什么改观。"记者发现,嫩绿枝条上新抽出的花芽、嫩叶均发黑、卷曲,有的枯萎了,颇为可惜。
  黄老汉说,出现这种情况快两个月了,根据以往种植经验,咬定判断为炭疽病,于是到农资店购买了防治炭疽病的农药。最先用的是"世X"(有效成分:50%福双灵),但用了一个周,不见有什么效果;然后改用主要成分为波尔多液的80%"必X",但仍像上次一样,防治无果;其后又用一种叫"辉X"(有效成分为溴菌腈类或泰菌隆生药物),一周内病情有所好转,但几天后又复发了;最后用上瑞青锰锌、杀霉矾等,仍无法根治。
  黄老汉的桔树患的是什么顽疾呢?黄彰欣教授用放大镜察看病枝和病叶,诊断结果是柑桔炭疽病所致。黄彰欣教授说,从桔农用过的几种农药来看,确实是"药不对症",尤其是最后几种农药,主要针对苗疫病的,用之对付炭疽病达不到防治目的,反而延误了防治最佳时期。
  黄彰欣教授透露,从发病症状上看,苗疫病和炭疽病表象上较为相似,一般桔农难以分辨。他说,柑桔苗疫病多发生在幼苗的嫩茎、嫩梢或嫩叶,患病部位会形成浅褐色的病斑。在潮湿的条件下,受害叶片形成灰绿色或黑褐色的圆形或不规则形大斑。在病部长出白色的霉层。若在嫩梢,可使整条新梢变深褐色枯死。
  虽然炭疽病早期在嫩梢的症状与苗疫病相似,但中慢性型(叶斑型)症状不一样:一般在成长叶片或老叶的叶尖或近叶缘处,圆形或近圆形,稍凹陷,病斑初为黄褐色,后期灰白色,边缘褐色或深褐色。
  两者如何对症下药防治?黄彰欣教授建议,炭疽病可先使用施保克(佳功)800-1000倍,然后用世高1000倍,最后用炭疽福美600倍。需要注意的是,以上3种农药要轮流单独施用,前1-2次隔7或10天,最后一次隔15天。在喷药前要将病枝剪掉,效果将更好。苗疫病可先使用58%瑞青锰锌600-800倍,后用64%杀霉矾500-600倍。
  黄彰欣教授说,如果农户确实无法分辨植株所得的是炭疽病还是苗疫病,那唯有先按照炭疽病的方法进行防治。如果完成周期用药后仍不见效果,即转用苗疫病的治疗方法。不过,炭疽病的防治疗程较长,农户切不可因初期不见效马上转用他法。
  "造成近年炭疽病、苗疫病等病害增多的罪魁祸首是,除天气因素外,柑桔种苗质量严重下降。"黄彰欣教授认为,未经脱毒加上质量较差的的桔苗,抗击病害的能力差,除患黄龙病外,还将容易引发其他病虫害,并互相传染。尤其是在春季,湿热交替变化大,病害发生早、严重,对植株影响较大。
本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