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病虫防治 >>  柑桔黄龙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柑桔黄龙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2007-04-18 | 南盛沙糖桔 | 2416

一:黄龙病的症状怎样?与生理病害怎样区分?

病树初期典型症状是在浓绿的树冠中出现1-2条或多条枝梢的叶片发黄。这种黄化的枝梢有两种症状类型,一种是全张叶片均匀黄化,另一种是叶片一块黄一块绿,黄绿相间,称为斑驳型。这两种类型的叶片的共同特点是叶质硬化,缺乏光泽。在黄梢下部的老叶仍是正常绿色。但因发病时期不同,病叶的症状也稍有差异。

病树当年新发出来的春梢能够正常转绿色,但随着春梢老熟,叶片则绿色渐渐褪去而转黄,且发黄枝梢数目也较多。

病树当年发出来的夏梢和秋梢,其叶片就不能正常转绿,逐渐从淡黄转变成黄色,发病梢数目也较春梢少。

当年发黄的黄梢上的叶片到秋末时,便陆续脱落,到次年春芽萌发前全部落完。第二年病梢出现较早,且短而弱,病叶细小狭长,叶质硬化,主侧脉绿色,其余叶肉部分为淡黄色或黄色,与缺锌症状相似。这时树冠其它部位的新梢又上而下陆续出现全张黄化或黄绿相间症状,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发黄的病梢日益增多,叶片脱落,加上根部腐烂,病树生长逐渐衰弱,早期发病的枝梢逐渐干枯,随后病株便逐渐枯死。

病树早开花,花瓣较短小,肥厚,淡黄色。有的柱头常弯曲外露,小枝上花朵往往多个聚集成团,这种现象农民称为“打花球”。这些花最后几乎全部脱落,仅有极少数能结果。病果,畸形,果皮变软,无光泽,味酸,着色时有的黄绿不均匀,有的品种的果蒂附近变橙红色,而其余部分仍为青绿色,称为“红鼻子果”。

无论是一株树或是一条梢,黄龙病都是从最顶部的叶片开始发病,然后向下蔓延。而且叶片变硬。即使加强管理后,症状也不会消退。

生理性病害一般是从树冠下部开始发生,然后向上蔓延,病叶柔软,不会变硬。加强水肥管理后,症状就会逐渐消退。如果叶片症状是斑驳型且叶片较硬,则可以确诊是黄龙病树了。

二:柑桔黄龙病是怎样引起的?怎样传播?

柑桔黄龙病是由一种称为韧皮部杆菌引起的细菌病害。该细菌寄生在柑桔韧皮部筛管细胞内,为革兰氏阴性细菌,对四环素及青霉素都敏感。

柑桔黄龙病可以通过嫁接传播,但不能通过汁液摩擦及土壤传播。在田间由一种称为柑桔木虱的昆虫进行传播,3龄以上的柑桔木虱若虫和成虫均能传播该病原,一次吸食到细菌后便能够终身传病。带病的柑桔接穗及苗木是黄龙病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因此,在新区或新果园病害主要来自带病的接穗及苗木。在病区,初次侵染来源主要是病果园中的病树。

柑桔黄龙病发生严重与否与下列因素有关:

1、苗木带病率在10%以上的新果园或田间病株率已达20%以上的果园。如田间柑桔木虱发生数量较大,则病害将会发生流行,3-5年内成片果园将会遭受毁灭。反之,柑桔园里病树很少,能及时挖除,并加强管理,则病害就可得到控制。

2、柑桔园里柑桔木虱发生数量多,黄龙病就会蔓延得快,发生严重,反之,病害发生少,蔓延慢。

3、幼龄的柑桔树比老龄柑桔树更容易感染此病,病害传染和发展也较快。所以在发病严重的老果园附近种植幼龄树或在这些果园中补种幼树,则新种的幼树比老树更快病死。因为幼龄树发新梢的次数较老树多,传病昆虫在幼树上传播活动机会也多。

4、在现有的栽培柑桔品种中,都不同程度地感染此病。其中最感病的是蕉柑、茶枝柑、(Peng)柑、年桔和福桔,其成年树发病后2-3年内严重黄化,基本丧失结果能力。耐病性较强的品种有温州蜜柑、甜橙、柚和柠檬等。其成年树发病后在较好的水肥条件下,仍可在较长的年限内保持一定的产量。枳和黄皮的抗病性较强,在田间不显症状。

5、栽培管理好的果园,黄龙病发生较少,发展较慢,若栽培管理跟不上就容易感染黄龙病致使柑桔树迅速衰退甚至死亡。因为管理水平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柑桔树的抗病力,而且通过水肥管理来控制柑桔树抽梢次数及长短。凡是抽梢整齐、嫩梢老熟快的果园,柑桔木虱繁殖较少,病害传染的机会也较少。

6、良好的生态条件有利于阻碍病害蔓延。在林木茂盛,湿度较大的果园或有良好防护林的果园,不利于柑桔木虱的生长、繁殖和传播,所以黄龙病发生较少、发展也较慢。

三:柑桔黄龙病的危害性怎样?为什么近年广东省黄龙病发生日益严重?

根据调查,自从80年代后期开始,广东柑桔黄龙病的发生有越来越重的趋势。90年代初柑桔黄龙病在全省大发生,全省近100万亩(约占全省柑桔面积的1/3)的柑桔园不同程度地发生黄龙病。到90年代中期黄龙病为害十分猖獗。我省的红江橙基地──粤西地区的几个柑桔场如长青水果场(近3万亩),红江柑桔场等均被黄龙病所摧毁。粤北山区如乐昌、翁源、英德、曲江等地的黄龙病也非常严重。粤中、粤东地区也不例外。被誉为我国防治黄龙病成功的典型──博罗杨村柑桔场,黄龙病也日益猖獗,有的分场的果园发病率高达80%。这次黄龙病大流行的特点是:范围广、面积大、速度快、幼龄树发病率高。不少新种柑桔园还未结果,发病率就高达70-80%。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有:

1、80年代初,在全省刮起一股种柑热。广东柑桔面积从几十万亩,一下子猛增近300万亩。那时候,不管是良种还是劣种,不管好苗还是病苗,有苗就种。群众的种柑热潮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现在发病的柑桔树,大部分是这个时候种植的。

2、有关部门,对柑桔的育苗缺乏科学的管理。尤其是对私人育苗更是放任自流。培育出来的苗绝大部分是不合规格的。有不少是在病果园内甚至病树旁边育苗。幼龄柑桔园发病率高正说明苗木带病率是非常高的。

3、近十多年来,柑桔价格不合理,打击了柑农的积极性。柑桔园管理粗放,柑树生势差,容易感染黄龙病,造成恶性循环。

4、推广承包责任制后,病虫害防治工作放松了,措施不落实,这也是原因之一。

四:防治柑桔黄龙病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柑桔黄龙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传播蔓延迅速,且现有的柑桔栽培品种都是感病的,因此,防治柑桔黄龙病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严格实施检疫,应严格禁止病区的苗木及带病材料(如接穗),向新区和无病区调运。在病区内,带病或可能带病的苗木应有控制地相对集中地种植,防止进一步扩散。新开辟的果园,一律要用无病苗种植。

2、建立无病苗圃,培育无病苗木,是防治柑桔黄龙病的关键性措施,要培育出不带黄龙病及某些危险性病害(如溃疡病、裂皮病等)的无病苗木。供新区和无病区的新果园种植。

3、挖除病株。鉴于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能把患有黄龙病的柑桔树治疗好。而病树留在田间,就是一个病源。因此,一经发现是黄龙病的树,立即挖除是防治黄龙病蔓延的重要措施。做法是:对每年春、夏、秋3个梢期,尤其是秋梢期,认真逐株检查,发现病株或可疑病株,立即挖除集中烧毁。挖除病树前应对病树及附近植株喷洒40%氧化乐果1000倍液等药剂,以防柑桔木虱从病树向周围转移传播。发病10%以下的新柑桔园和发病20%以下的老柑桔园,挖除病株后可用无病苗补植。

4、防治柑桔木虱,柑桔木虱是传播黄龙病的介体昆虫。生长在柑桔的新芽、嫩梢上。通过控制水肥来控制抽梢,使抽出的新梢整齐一致,缩短抽梢期。新梢抽发至1-2厘米时,全面喷洒1-2次杀虫剂。在冬季,柑桔木虱都喜欢飞到果园附近的九里香上越冬。在九里香上喷洒杀虫剂,对于减少木虱的数量有一定的作用。此外,果园周围栽种防护林,对木虱的迁飞可起到阻碍作用。

5、加强管理,尤其是要加强结果树的水肥管理,保持树势壮旺,提高抗病力,对于减少黄龙病的发生及因病造成的损失,有重要作用。

6、把病区改造成新区。对于一些柑桔黄龙病发生非常严重、已经失去了经济价值的果园,应实行病区改造,就是把整个果园的柑桔树(包括那些可能已经感病但还未表现症状的柑桔树)全部挖除,然后用柑桔无病苗重新种植。做好防虫工作,及时挖除病树及加强管理,就可以把病区改造成为无病的新区。

本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