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2个多月时间,沙糖桔就可以收获了,但是云浮市云城区腰古镇新坳村的一个百亩沙糖桔园却光秃秃的,没有桔果。8月29日,该果园的一名工人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桔树两年前开始挂果,但是今年4月初坐果期用过一次农药后,桔果至尽几乎已全部掉落。
腰古镇这个100亩的桔园,是云城区4位年轻人2001年开发的,果园2006年开始挂果。果园负责人之一陈老板介绍,近两年来,他们一直在腰古镇的冯老板那里采购农药、化肥,基本相安无事,果园逐渐走向丰产。2007年,果园已经有50%的挂果面积;今年年初,挂果面积已经达到8成,几个合伙人都很期待今年的丰收。
今年3月下旬,陈老板派工人去冯老板处购买农药,用于杀红蜘蛛。当时,冯老板向工人推荐一种叫“泰螨”的农药,虽然陈老板以前从没有用过此药,但是考虑是老朋友介绍,他当时并不怀疑这种产品。到4月7日,陈老板又一次从冯老板处购买了2瓶泰螨和2瓶螨绝。陈老板说:“7号当天就用了这两种药,3天后果树开始大量落果,部分树叶也变黄,到最后落果率超过了95%。”近日,南方农村报记者在陈老板的果园里看见,果树上几乎没有果实。
发现严重落果后,陈老板急忙打电话给冯老板。冯老板很快带了一位有经验的果农一起去查看果园。冯老板向记者表示,跟他一同前往的果农告诉他,落果是因为养分不足。双方当时就因此争执起来。
4月25日,陈老板拨打12315向云浮市工商局投诉;4月28日,他又打12316向云浮市农业局投诉。但事情并没有因为有关部门的介入而得到解决。
记者在云浮市农业局了解到,该局于4月29日到达陈老板的果园,对现场进行了调查。农业局一位负责人介绍,由于距落果有近20天的时间,果子都已腐烂,无法取证,农业局也无法判断落果与农药有没有直接关系。由于落果时间恰好是沙糖桔第一次生理落果期,“事因难断,除非明年再做一次试验”。于是,农业局退出了该事件的调查,转交云浮市工商局处理。
在农业部门退出调查以后,陈老板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云浮市工商局。陈老板坚持认为,泰螨、螨绝这两种农药有问题。
按照冯老板的指导,陈老板吩咐工人将泰螨、螨绝分别以每500毫升兑5000斤水和2500斤水进行喷药。但泰螨产品说明要求500毫升兑5000-6000斤水,螨绝则要求1000毫升兑8000-10000斤水。陈老板怀疑冯老板教他们的稀释方法有问题。冯老板则不以为然。他告诉记者,螨绝和泰螨分别是从2006年、2007年下半年开始销售的,其他果农也有按照他的方法进行用药,没有农户对稀释量和农药质量提出质疑。记者追问能否透露其他用户的联系方法,冯老板却说:“时间太长,没有销售记录,记不起来了。”
陈老板觉得这是冯老板在狡辩。果园大量落果后,陈老板立即又重新用泰螨、螨绝做用药试验,试图向冯老板证明这两种农药对柑桔的破坏力。陈老板称,用于试验的沙糖桔在进行相同的喷药以后,也出现严重落果。另外,陈老板果园里的一名工人四婶将果园里部分没有使用完的泰螨、螨绝带回自家果园使用后,也出现严重落果。
冯老板对陈老板的试验并不认可。他只认同工商部门的检验结果,“工商部门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为了检验两种农药是否合格,云浮市工商局在接到陈老板的投诉后,立即对冯老板店中的泰螨、螨绝进行查封。可时至今日,工商部门仍没有给陈老板一个检验结果。记者在云浮市工商局采访时,被对方告知:“结果还没有出来,现在不方便接受采访。”
陈老板介绍,由于在冯老板店里查封的螨绝跟他使用的螨绝不是同一个生产批次,工商部门没有对其进行检验;对泰螨的检验,他曾被简单地被告知“没有检验标准”。陈老板感到很失望,他气愤地说:“泰螨的标签上的电话号码根本就是空号,也没有厂家地址,这样的产品难道会没有问题?”
自从果园出事以后,陈老板跟冯老板见过4次面,其中有3次是在云城区安塘工商所。“我还以为冯老板能找来厂家协商赔偿的事情,但是3次见面都没有见到厂家。”陈老板说,“冯老板曾答应找厂家过来。”
陈老板表示,为了弥补果园的损失,也想息事宁人,他向冯老板提出“15元/棵的成本补偿”要求,100亩果园只要求赔付7.5万元,但是冯老板不同意。“他说厂家只愿意赔1万元,他自己再出2000元。”显然,陈老板对1.2万元的赔偿非常不满意,他觉得7.5万元已经是最低要求。
冯老板透露,其实,他自始至终从来没有联系过厂家,因为他也找不到厂家,标签上也没有。
记者看到的泰螨标签上确实没有厂家地址,只标明“制造商:阿米达作物科学公司,原产地:德国,中国区植保中心热线:86-20-61391677,登记证号:LS20078126”。记者曾拨打该电话,但显示是空号;在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的网站上也查不到该农药的登记证号。专业人士告诉记者,从标签来看,这个农药应该是典型的“假洋鬼子”。
据了解,冯老板一直只跟他的上游经销商联系过,1万元的赔偿方案也只是上游经销商提出来的。
没有鉴定结果,私下赔偿协议也统一不了,不论“公了”还是“私了”,陈老板只有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