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的主要树形要点简介
2007-09-14 | 南盛沙糖桔 | 2184
柑橘的主要树形有:自然圆头形、自然开心形、变则主干形、矮干多主枝形、塔形和篱壁形等,现介绍于后。
一、自然圆头形:
(一)树体结构:一般柑橘主干上部整形带易抽生几个同等粗的强枝,经选育,培养1~2个树冠主枝,以后在中心主干上再培育2~3个主枝,在主枝上再分生副主枝、侧枝、枝组等,构成树冠枝架,使树冠呈饱满的自然圆头形。
1、主干:高25~35厘米。主干矮,易成形,投产早;主干高,形成树形和开花结果梢晚。
2、主枝:3~5个。幼树期先培育2~3个,主枝间方位角为120度,主枝与中心主干夹角约40度。
3、副主枝:着生在主枝左右两侧,每个主枝选育2~3个副主枝或侧枝,要防止上下副主枝、侧枝重叠交错,以免影响光照。主枝、副主枝的从属关系要明显。
4、枝组:副主枝或侧枝上直接培育若干枝组,枝组上的枝叶有承担营养生长和结果的能力。各枝组要配置均匀,使树冠内外都有良好的枝组开花结果,能达到优质丰产。
(二)树形评价:自然圆头形适应柑橘果树自然生长习性,是容易培育的一种树形。无明显中心主干,依其原来的自然特性为主,修剪甚轻,易于培育树冠骨架枝,形成树冠快,且丰满,早结果,丰产,但丰产后易使树冠内部光照不良,导致叶面积变小,绿叶层变薄,易出现大小年结果和过早衰退。如采取加强修剪,适时剪去顶上部中心大枝,疏剪部分外围密枝(俗称开天窗)后,即具有变则主干形的优点,可改善树冠内部光照,增加内膛结果,延长丰产年限。自然圆头形适用于生长势较强的甜橙、柚和柠檬等。
二、自然开心形:
(一)树体结构:
1、主干:高20~30厘米。若是枝条较披垂的品种主干应适当加高。
2、主枝:在主干上配置3个主枝后,剪除中心主干。主枝与中心主干的夹角30度~45度,斜生向外延伸,形成中空的开心形。
3、副主枝:主枝两侧均匀配置3~4个副主枝,以填补主枝的空间,副主枝间的距离为25厘米左右,并相互错开排列。副主枝与主枝间的夹角为60度~70度。
4、侧枝和枝组:在主枝、副主枝上均匀培育若干侧枝和枝组。
(二)树形评价:自然开心形系由杯状形改进而来,符合柑橘丛生习性,骨干枝少,多斜生向上生长,从属分明,生长势较强,只形成一层绿叶层,树冠表面多凹凸,阳光能深透树冠内部。自然开心形,整形修剪量小,成形快。全树叶片多,进入结果期早,果实发育好,品质优。丰产后,修剪量也较小。此树形的缺点是树冠内外直射光强,容易造成枝、干和果实日灼。由于树冠开张,密植后容易过早封行、郁蔽。同时,树冠内膛枝容易徒长。所以,该树形适用于生长较弱,树冠较开张的甜橙品种和早熟、特早熟温州蜜柑、本地早等品种。
三、变则主干形:
(一)树体结构:
1、主干:高30~40厘米,矮化砧或园地土壤瘠薄,主干可稍矮。
2、主枝:在主干和中心主干上培育5~6个主枝后,除顶部中心枝。下层的主枝为3个,上层每层主枝1~2个。
3、副主枝:各主枝两侧均匀配置2~4个副主枝,主枝、副主枝从属关系要明显。副主枝上各培育2~3个侧枝。
4、枝组:副主枝、侧枝上配置多个枝组,使树冠内外均有母枝结果。
(二)树形评价:变则主干形具有较明显的中心主干,适应一些生长势较强和顶端优势明显的品种。变则主干形树冠高大,有效体积大,主枝分布均匀,疏密合理,通风透光良好,产量较高,但若是主枝配置不当,易造成树冠内膛郁蔽而空秃,形成表面结果。树冠较高,生产管理较为困难。此树形适用于生长势较强的柑橘品种。
四、矮干多主枝枝形:
(一)树体结构:
1、主干:较矮,多为10~15厘米。
2、主枝:主干上有3~5个主枝,呈丛生状,主枝间距小,夹角也小,多直立向上生长。
3、副主枝和侧枝:主枝上向上斜生着一些副主枝和侧枝,呈放射状生长。主枝、副主枝、侧枝从属关系不甚明显。
4、枝组:主枝、副主枝、侧枝上着生较多的枝组。
(二)树形评价:矮干多主枝形适于椪柑、金柑等丛生性较强,枝梢较直立的品种。主干矮,主枝、副主枝较多,直立或斜生呈放射状生长,副主枝、侧枝长势较弱,树形紧凑直立,还适用于计划密植栽培,早结果、早丰产。由于计划密植的推广,在生产上应用较多。主枝不宜太密,以免树冠内部拥挤荫蔽而不结果。此外,矮干多主枝形枝梢易衰弱,寿命较短。
五、塔形:
(一)树体结构:
1、主干:高30~50厘米,具有明显的中心主干。
2、主枝:主干整形带和中心主干上疏散排列7~9个主枝,下层主枝夹角大,上层主枝夹角小,形成下大上小的宝塔形。
3、副主枝:各主枝上选育副主枝2~3个,副主枝间距30厘米左右。
4、侧枝和枝组:主枝、副主枝上均匀地生长着侧枝、枝组若干个。
(二)树形评价:塔形中心主枝明显,适用于生长势强旺或由种子培育而成的实生树。沿中心主枝上分3~4层,排列7~9个主枝,形成下大上小的塔形。塔形树体高大、丰满,骨架多而牢固,负荷力强,绿叶层厚,适于稀植栽培,通风透光好,后期可保持较高的产量。塔形造形较困难,需时较长,树冠高大,不便管理,投产较晚,前期产量低,目前,生产上应用不多。
六、篱壁形:
(一)树体结构:树体有主枝水平形和主枝斜生形两种树形。除主枝分布姿势不同外,其余树体结构相似。
1、主干:高40~50厘米。
2、主枝:主干上部整形带着生2~3个主枝,被依次捆缚在每层支架的同一平面上。通常在3~4年内逐步培育4层主枝。主枝与主干延长线的夹角斜生形为45度,水平形为80度~90度,主枝每层间距在30~40厘米。在相邻两株树的主枝交接时,短截去顶或互相回缩。
3、枝组:主枝上直接着生枝组,均匀排列在架面两侧,使之尽早结果。
(二)树形评价:篱壁[1] [2] 下一页
本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