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种植技术 >>  柑桔整形需注意的几个要点

柑桔整形需注意的几个要点

2007-09-11 | 南盛沙糖桔 | 1564
柑橘果树无论培育成何种树形,以下诸点应引起注意。
  一、主干高度:
  矮干不仅是柑橘整形的发展趋势,也是所有果树整形的趋势。主干矮可缩短叶和根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养分、水分的上下输送。由于主干自身不制造养分,只起支撑树冠的作用。主干短对树体有利:能加速树冠形成和侧枝的生长,增加绿叶层,使幼树早结果,早丰产。矮干有利于早遮蔽树体,防枝干日灼,减轻风、雪的危害。矮干有利于树冠打药、修剪和采收果实等操作,也有利于机械化管理。但必须指出的是:主干过矮会给树下的土壤管理带来不便,树冠低矮还会造成通风不良,主干和根际易得流胶病、脚腐病等。
  主干高的树,长势较强,单株结果体积大,后期产量高,但不便于树冠管理。
  一、主枝多少:
  主枝构成树冠骨架,主枝多,树冠形成快,有利于早期丰产。进入盛果期后,主枝数过多易造成枝干细弱,营养分散。由于主枝、副主枝等骨干枝自身消耗养分多,相对地削弱了枝组和果实生长。主枝过多,也会使骨架不牢固;相反,主枝过少,则每一主枝所承受的重量大,枝干易断裂。通常,自然圆头形配3~5个主枝,自然开心形配3个主枝,变则主干形配5~6个主枝,矮干多主枝形配3~5个主枝,塔形配7~9个主枝。主枝数除与树形有关外,还与株行距及配置副主枝数有关。如株行距固定,自然开心形主枝3个,每个主枝上配2~4个副主枝,全树有6~12个副主枝,则主枝、副主枝总数为9~15个。若是变则主干形,主枝上配1~3个副主枝,则主枝、副主枝的总数为10~24个。
  三、主枝的分枝角度(主枝夹角):
  主枝与主干延长线之间的夹角愈小,分枝点的皮层发育愈不良,机械力愈弱,且主枝直立生长,长势旺,易与中心主枝竞争,扰乱树形。分枝角愈大,机械力愈强。但分枝角过大,主枝呈水平状,生长势变弱,也不适宜。通常整形时,分枝角以保持40度~45度为宜,使其向上斜生,以后随产量增加,分枝角即可自行增大至50度~60度。篱壁形主枝为水平形,将主枝沿支架捆缚成水平状态,但仍应使其枝梢先端向上斜生,以免大枝早衰。
  四、主枝方位角:
  相邻主枝间的夹角称方位角。主枝间的方位角多为120度左右,即每层配置3个主枝,在方位上分布均匀。配置主枝每层超过3个的,使方位角变小,会导致主枝发育不平衡,负重力变弱。第一层的第一、二、三主枝选配定后,第二层的第四、五、六主枝的方位,宜在第一层的第一、二、三主枝方位角的中间,以免重叠,造成下部光照不良。所有主枝力争培育成挺直少弯曲、向一个方向延伸生长,使树冠内外枝叶饱满,结果均匀。
  五、主枝间距:
  主枝和主枝间在中心主枝上的距离,以20~40厘米为宜。间距过小,各主枝间发育不易平衡,且树冠每一层次距离不均,树冠光照不良。塔形和变则主干形因主枝分层配置,层间距离树大于主枝间距离,以利阳光透入下层内膛。
  六、副主枝配置:
  主枝两侧应配置副主枝,以充分利用主枝间的空间。副主枝应逐年培育,10年内,每个主枝培育2~4个。为使副主枝在树冠各部分布均匀,第一主枝上的第一副主枝距中心主干为60厘米左右;第二主枝上的第一副主枝距中心主干40厘米左右;第三主枝上的第一副主枝距中心主干20~30厘米。副主枝间的距离以40~45厘米为宜。
  七、副主枝方位角:
  即副主枝与主枝延长线之间的夹角。一般以60度~70度为宜,夹角过小,副主枝与主枝间过分靠近,生长范围小,不便配置侧枝。夹角过大,枝梢呈水平生长,长势削弱,侧枝也会生长不良。
  八、副主枝长势:
  一个主枝上,第一副主枝应较大,第二、三、四副主枝应依次减小。同一植株上,第一主枝上的副主枝应大于第二、三、四主枝上的副主枝。副主枝适宜在主枝左右两侧,水平分布,挺直向外延伸,先端部不宜结果,也不应下垂生长,以免削弱主枝、副主枝长势。
  九、侧枝配置:
  侧枝多着生在主枝、副主枝周围,幼龄树树冠小,侧枝也是1个枝组。随着树冠长大,侧枝上抽生许多基枝、母枝、营养枝群。侧枝非永久性的骨架枝,长势衰老后,应缩剪更新。整形中要求侧枝多,分布均匀,长势较一致,以达树冠紧凑,绿叶层厚,结果体积大。
  十、枝组的培育:
  枝组是指侧枝或副主枝上基枝逐年抽生的各类枝梢群。枝组有其自身的生长、结果、衰老、更新演变的特性。幼树的1个副主枝或侧枝可以是1个枝组;1个基枝上1年内抽生的3~4个枝梢群,也可以是1个枝组。通常所说的枝组系指2~5年生基枝上抽生的枝梢组合。枝组多着生在骨架区与绿叶层交界处外层,是绿叶层的组成部分,也是树体制造营养和开花结果的基础。枝组的数量宜多,但要分布均匀,以免郁蔽和衰退。
本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