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种植技术 >>  柑桔整形的依据要点简介

柑桔整形的依据要点简介

2007-09-08 | 南盛沙糖桔 | 1733
柑橘果树的生物学特性是其整形的重要依据之一。生物学特性中的枝叶与根系生长的相关性、顶端优势、分枝角度、顶芽自剪等是决定采用整形技术措施的重要条件。
  一、枝叶与根系生长的相关性:
  枝叶生长与根系生长,在形态和生长数量上常保持互相对称和相对的平衡。主根(垂直根)强壮,则中心主干直立,生长旺盛,树冠扩大也快,即是常说的根深叶茂;反之,树冠枝叶生长不旺,也会削弱根系生长。
  柑橘整形中,乔化砧木主根发育粗壮、生长深长,地上部中心主干也直立强旺,树冠高大;矮化砧则相反,主根较短,侧根发达,使树冠也矮化紧凑。所以,整形时必须依据砧木的特性,培育相适应的树形,不然会造成整形失败。
  二、顶端优势:
  柑橘枝条在萌发抽生新梢时,越靠梢条先端的芽越易萌发,且生长量大,分枝角度(新梢与着生母枝延长线的夹角)小,呈直立状。离枝梢先端远的芽生长势依次减弱,分枝角度也逐渐变大。通常枝条下部的芽不会萌发,常成为隐芽,因而顶部枝梢直立而健旺,中部枝条斜生而转弱,基部极少发枝而光秃。柑橘果树上述的生长特性称为顶端优势。
  顶端优势的这一特性,一方面使顶部的强壮枝梢向外延伸生长,扩大树冠,枝叶茂盛,开花结果多;另一方面,使中部衰弱枝梢逐渐郁蔽,衰退枯死,而造成枝条光秃、内膛空旷,无效体积增加,生产能力下降。如整形时将长枝摘心或短截,以剪口处的芽为新的顶芽。此芽仍具有顶端优势,虽不及原顶芽顶端优势强旺,但基部芽抽发后,缩短了枝条的光秃部位,树冠变得紧凑矮小,无效体积减少。
  枝条生长姿态不同,树条生长势和生长量也不同,这种现象也属于柑橘的顶端优势。如弯曲枝条,其顶端优势移至它相对顶部的位置。水平枝条抽生的新梢,先端优势不明显。柑橘果树整形中,常利用这一特性来调节枝梢长势,以培育紧凑的树形。柑橘直立枝、水平枝与下垂枝的顶端优。
  三、分枝角:
  一般直立抽生的分枝,与中心主干基本平行或夹角很小时,分枝长势最旺;斜生枝具有一定的生长优势,枝条生长较强;水平枝角度接近90度生长势中等;下垂枝条生长势转弱,易衰退。可见,分枝角度愈小,生长势愈强,随着分枝角度的加大,营养生长转弱,而有利于花芽分化、结果。柑橘树多年生的枝组,易弯曲下垂,衰老后常在枝条弯曲部位抽生强壮的更新枝,这类更新枝又称骑马枝。骑马枝多直立生长,分枝角度小,可使长势转强,从而可逐步代替较衰老的枝组。此外,分枝与主干的夹角愈小,枝条负重力愈弱,愈易劈裂断折;反之,则负重力较强,不易劈裂。
  四、顶芽自剪:
  由于顶芽自剪后,顶端的几个侧芽代替顶芽而陆续抽梢生长,故柑橘树枝梢多呈“之”字形弯曲延伸,这种生长习性称为假轴状分枝。所以,柑橘树体的主干不是真正的中央领导干,而是“类中央领导干”或称中心主枝。自剪后的顶芽顶端优势较弱,常使先端几个枝梢长势相同,而呈丛状分枝。丛状分枝、不利于培养骨干枝。
  五、树体结构:
  柑橘的树冠结构也是整形的重要依据。柑橘果树的树冠依据其生长特性,稍加整形修剪,即可形成分别由主干、骨干枝(中心主枝、主枝、副主枝等)、小枝组三部分组成的树冠结构。
  (一)主干:自地面根颈以上到第一主枝分枝点的部分称主干。主干的高度称干高。主干矮,树冠形成快,投产早;主干高,树冠易高大,结果迟。
  (二)骨干枝:是构成树冠的主要大枝部分,由中心主干、主枝、副主枝和侧枝组成。
  1、中心主干:主干以上逐年培育向上生长的中心大枝称中心主干。由于柑橘树顶芽自剪脱落,中心主干则由侧芽代替顶芽抽生,故中心主干均呈弯曲状态。
  2、主枝:在中心主干上选育配备的大枝,从下而上依次排列,分别称第一主枝、第二主枝,……是形成树冠的主要骨架枝。选配大枝不宜过多,以免影响树冠内部及下部的光照。
  3、副主枝:系选育配置在主枝上的大枝,每个主枝上配置2~4个副主枝,这也是树冠的骨架枝。
  4、侧枝:着生在副主枝上的大枝或主枝上暂时留用的大枝。侧枝起支撑枝组、叶片和花果的作用,形成树冠绿叶层的骨架枝。
  主枝、副主枝和侧枝先端用以延长生长的枝条,均称延长枝。
  5、小枝组:着生在侧枝上5年生以内的各级小枝组成的枝组(又称枝序、枝群),系树冠绿叶层的组成部分,有营养枝、结果枝之分。
本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