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解答 >>  沙糖桔树干叶变黄应怎么办?

沙糖桔树干叶变黄应怎么办?

2010-02-20 | 南盛沙糖桔 | 1989
问:5年果沙糖橘有好几棵树干叶黄怎么办?
  ——网友 钟石坚 清远

  答:咨询沙糖橘树干叶黄怎么办的清远朋友,你好。造成沙糖橘等柑橘类果树树冠叶片黄化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的,这需要进行排查才能准确判别。现提供几种情况供你对照参考后针对性地改进。例如:
  1营养配给不合理。 营养配给不合理一般表现为三方面:其一,长期只习惯拖入化学肥料,不重视对有机肥的投入。这可能是因为柑橘类果树大多种植在山坡上,化学肥料相对于有机肥使用量少、运输和施入方便,省工省时,见效较快。但由于华南丘陵山地一般有偏酸性、瘠瘦、有机质含量少的特点,因此,长期施入以三元化学肥料为主的,容易造成土壤理化性能的进一步恶化。其表现为土壤酸性增加,从而使土壤板结、透气性不良、氧含量严重不足、有益微生物数量严重下降、保肥保水能力差。其后果,令植株根系难以正常吸收养分、水分而影响生长;其二,肥料养分搭配不合理,或施肥时间掌握不准确。一切的植物,从种子发芽到营养生长,直至开花结果的生殖生长,到最终死亡,不单要吸收碳、氢、氧、氮、磷、钾等大量营养元素,和钙、镁、硫等中量元素。而且还必须有铁、硼、锰、锌、铜、钼、氯、镍等微量元素的支持。否则,是决不能完成其生命史的。也就是说,在植物和生长中,如果绝对将上述所必须的营养元素中的某一种去除掉,植物是决不能够维持其生命的。只不过植物的生长中,所需要的大量营养元素量最大,中量营养元素次之,而微量元素较少罢了。因此,如果我们长期只注重施大量元素,而不作中、微量元素的补给,则土壤中原来已匮乏的中、微量元素就很快几乎消耗殆尽,植株的各种缺素会随即表现,功能叶片的光合有机营养产物会大量减少,从而导致向根系输送的有机营养物质在每况愈下的情况下,根系的生长和吸收能力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树冠的黄化的现象也容易出现了。另一方面,上述的营养元素对于植物而言虽然是必须的,但是不同的植物,对大中微量元素的需求量是不尽相同的。甚至,相同的植物其不同的生长阶段,乃至不同的龄期或对其要求(如挂果量)的不同,其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搭配比例也是不尽相同的。尤其是,某种营养元素的过量施入,不单会造成浪费,而且会对另一种的营养元素造成颉颃,影响植物对另一种营养元素的吸收。从而,植物在养分不平衡的情况下,同样会出现缺素而黄化(例如施入过量的钙后,会影响植物对钾、镁等元素的吸收)。其三,养分补给(施肥)的时间性的影响。当植物对养分在"饥饿"的情况下,对其进行补给养分,其效果最为明显。如果的错过了上述的时期补给养分,即使是过后加倍补给,其后果基本是"事倍而功半"!就种植柑橘类果树的果农而言,绝大多数的果农朋友,基本都会在采果前后或大寒前后、或开花前(春芽萌动前约10天)、谢花后、放秋梢前(计划放出秋梢前约15天)等时间段进行施肥。然而,如果施肥后遇到不利于肥效发挥的条件时(如干旱),花朵、梢叶、幼果发育缓慢不正常时,果农朋友是否会通过采取对树冠喷施叶面肥,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方法,及时补充养分和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而过渡呢?否则,错过营养供给的关键时期,功能叶片细胞木质化程度高后,即使在以后土壤肥料相对充足的情况下,树冠可能同样会呈现出黄化的现象。
  建议:1、注重有机肥、微生物菌肥的使用。利用有机肥(包括禽畜粪便、人粪尿、植物秸杆或残体、麸饼、塘坭、工厂化生产的商品有机肥,施入前要充分腐熟)含有对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防止果树出现缺素症而黄化。利用有机肥活化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的团粒结构,提高土壤的氧含量、微生物的活动能力,和保肥、保水能力。减少因干旱、板结而容易导致树冠黄化。利用有机肥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即利用有机肥分解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机酸,促使土壤中难溶性磷酸盐的转化,以及提高土壤消除、降解或减轻农药或其它有害物质的能力。利用微生物菌肥中的有益菌团的固氮、解磷、解钾的作用,减少氮、磷、钾等大量无素的施入量,节约成本的同时,进一步钝化有害的重金属,减少因此而对作物所产生的不良影响。2、合理施肥。所谓合理施肥,是包括跟据土壤肥力、树龄、树势、计划挂果量,结合柑橘类果树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不同阶段,对营养元素的不同需求量而进行了的施肥方法。就目前相当部分果农对种植、土肥知识认识不深;政府主管农业部门,面对以家庭个体为主的小农经济耕作的模式,以及资金、技术等资源状况,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每一个从事柑橘种植的个体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贯彻。每个果园的果农,应当加强对土肥知识的学习,积极参与专业信息的传递与吸收,结合实践,早日提高对柑橘类果树的营养管理的水平。例如:2009年3月19日南方农村报第12版,刊载华农大专家对施肥的建议:一年施肥2次。第一次施花前肥,采果后至开花前施下。按结果50公斤预算,施腐熟鸡粪7.5-10公斤或生物有机肥4-5公斤、高钾中氮低磷复合肥1-1.5公斤(钾20:氮20:磷5),树势弱的加施尿素0.1-0.15公斤。和下雨后在树冠内离树头50厘米均匀撒施。我们觉得,华农大专家提出的施肥方法是值得尝试的,其施肥量也是基本可行的。只是施入的石灰量在减至0.5公斤可能更趋合理。此外,对于在下雨后在树盘均匀撒施尿素,如果改为在树冠滴水线下开数穴施入后覆土可能更为合理。
  2)基础工作过于粗放。 造成树体黄化的原因的另一种因素是基础工作过于粗放,其主要表现为如下方面:1、不良幼苗所引起。据我们调查了解,目前华南地区60%以上的以沙糖橘、贡柑、马水橘为主要产品的果园,是距今约10年左右的市场利润空间大较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这是正常而无可厚非的。然而,果树经济性规模的栽培,往往是要靠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专业技术为支持,以资金实力为依托的一种回报期相对较长的产业。就专业技术之一的育苗而言,由于发展速度过快,估计当时不少幼苗的培育单位(育苗场),对如何培育脱病毒性健康苗等的专业技术知之不多,更谈不上能拥有茎尖苗的指示植物检测、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等技术及相关的设备了。其所培育的售向果农的幼苗,就难免存在带病毒的可能。近年来,我们接到不少果农的咨询,反映植株刚挂果1~2年后,树冠部分枝条黄化、果实外观着色不均匀、果实品质与优质果相差甚远、产量与同龄树相比低出很多。虽然,我们未经通过严格的程序鉴定不能妄下结论,但其植株感染黄龙病或其它难以治愈的病害的可能性则极高了。另一方面,幼苗嫁接不良,嫁接口出现肿瘤状。造成幼苗的功能叶片所制造的光合同化有机营养物质,难以通过韧皮部向根系输送。根系在缺乏上述营养后难以发展,从而难以正常吸收水分、养分支持地上器官的生理需要而导致树冠黄化。2、幼苗在种植时伤根过度,或在定植时过于粗放,带苗坭团与植坑坭土不相融,根系与植坑坭存在空洞,影响到根系的生长和发展。或在原水田改良的果园,因地下水位长期过高和土壤过于黏重,氧含量长期不足,造成根腐。这也是造成植株树冠黄化的原因。
[1] [2] [3] 下一页
本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