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解答 >>  江西是否适合种植柑桔树?

江西是否适合种植柑桔树?

2007-06-29 | 南盛沙糖桔 | 2052
问:我在家承包了300亩的荒山,请问用来种植什么植物或果树比较合适?如果种植橙子树,经济效益如何,我该如何种植它?谢谢!
  ——网友 大象(江西)


  答:你好,关于你的问题,现在回复如下:
  在农业相关行业区域性较强,种植的具体品种需根据你所在地的具体环境条件和市场需求决定,建议你在种植前可以对你所在地情况做相关的调查,再确定种植的品种。发展当地的特色产业,或相关产品的加工行业。
  如下是柑桔的种植技术,供你参考:
  一、深翻改土,扩大植穴
  山地、丘陵果园,水地容易流失,且土壤酸性强,有机质含量少,结构差,根系生长受到限制而难于向周围扩展,因此,应在做好水土保持的基础上,在定植后1~3年内用撩壕法或植穴扩大法,做好深翻改土工作,为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一)撩壕法
  撩壕法是在定植时的壕沟上方或下方,按定植时撩壕的方法再挖沟、施肥、覆土,以逐年实现全国深翻改土的规划。
  (二)植穴扩大法
  植穴扩大法也是在原植穴外沿按当时挖穴的方法再挖穴,注意新穴和旧穴相通连,照样按种植时施肥和覆土,逐年向外扩大,最终达到全园深翻改土。
  对于水田或低湿地的柑桔园,由于地下水位高,不宜进行全园深翻改土,以免洪水透入,引起烂根。
  二、中耕松土、培土和覆盖
  中耕松土可以保持表土疏松,铲除杂草。特别是在秋旱到来之前以及雨后及时进行犁耕园地,对防旱保湿有重要作用。山地果园每年可进行3~4次,深度10厘米~20厘米。但水田、低湿地果园切忌雨季进行中耕松土,以免造成积水烂根。
  培土可以增厚土层,改善土壤养分,防止露根,也有防旱保湿作用,有利于水平根的生长。水田、低湿地果园可结合雨季来临之前的挖沟进行培土;山地果园应在旱季来临之前培土。
  幼龄柑桔树由于根系分布尚浅,易受外界不良环境的伤害,因此,在中耕后要用稻草或杂草等覆盖全园或树盘,以防热、防寒和防止土壤冲刷,同时也可防止杂草滋生和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
  三、间种绿肥或豆科作物
  幼龄柑桔园空地多,间种绿肥或豆科作物不仅可以抑制杂草滋生,而且还可以遮荫、防止土壤冲刷,增加收入。尤其是山地柑桔园土壤有机质较缺乏,间种绿肥或豆科作物,可以达到直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大量的绿肥或豆科作物的植株,把它深翻压入土中以后,即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适于园边空地种植的绿肥有金刚菊、田菁和山毛豆等。适于园内间种覆盖的有花生、黄豆、旋扭山绿豆、印度豇豆、无刺含羞草、铺地木蓝、猪屎豆、四季黄豆和大绿豆等。播种藿香蓟(白花草),还有保护捕食螨、防治红蜘蛛的作用。
  四、排水与灌溉
  我省虽然雨量充沛,但往往分布不均匀,常有明显的干湿季现象。而柑桔无论在抽梢期或开花结果期都需要一定的水分供应,才能保证新梢健壮整齐,开花结果正常。但雨水过多,土壤积水,根群又往往因缺乏空气而腐烂。因此,必须重视水分管理,按照柑桔需水特点,做好柑桔园的排水与灌溉工作。
  柑桔园的水分管理,应掌握春湿、夏排、秋灌、冬控的原则。柑桔春天萌芽开花,应保持土壤湿润,以保证春梢和花器的发育以及减少谢花后的生理落果。夏季雨水多,一般土壤过湿,应注意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和防止土壤受到冲刷。秋季是结果母枝——秋梢的抽发生长期,果实也已进入迅速膨大期,而这时正值气温高、日照强、蒸发量大,且往往遇上秋旱,故必须设法保证水分的供应。从秋梢抽吐开始至采果前,如遇干旱,要每隔7~10天灌溉1次。水田则夜灌日排,以免伤根。冬季要控制水分,保持土壤适当干燥,以利于提高细胞液浓度,促进花芽分化和形成。
  五、施肥
  (一)幼龄树施肥
  幼龄枝是培养丰产树冠的阶段,为了达到速生、早结、丰产的要求,应根据幼龄树生长迅速,生长量小,根系分布少、吸肥能力弱、不耐肥的特点,勤施薄放肥料,以培养好各次新梢。一般幼龄树每年放梢3~4次(春、夏、秋梢各1次,迟夏梢或迟秋梢1次),每次梢前梢后都应施速效麸粪精肥加少量尿素,每发一次梢施肥2~3次,以促进发梢和壮梢,顶芽自剪后至新叶转绿期,又施速效肥以充实枝梢,并为下次发标提供养料。这样幼龄树每年施肥次数应有6~12次,而以冬期(春梢萌发前)和秋梢期施肥量最多,肥料以有机质为主。计划次年开始挂果的树,应在放梢前20~30天施下优质的有机质肥和少量化肥,在放梢前20~30天施下优质的有机质肥和少量化肥,在秋梢充实期多施磷、钾肥,控制速效氮肥,以促进秋梢老熟、充实,为花芽分化打好基础。
  (二)结果树施肥
  结果树的施肥分春肥、夏肥、秋肥和冬肥。
  1。春肥 一般分两次施用。第1次在1~3月间春芽萌发前15天(甜橙在1月中旬、温州蜜柑、蕉柑等在2月上旬)施下,使春梢生长健壮、开花正常。第2次在3月中、下旬谢花以后施用,以补充开花消耗的养分,促进春梢转绿和幼果发育正常。但要注意,这个时期是对氮素最敏感的时期,氮肥不足,易引起落果,氮肥过多又易促发大量的晚春梢或夏梢,反而引起大量落果,所以必须认真对待,看树施肥,并注意磷钾肥的搭配。对初投产、结果少而树势壮的树,只要保持叶色浓绿,果色青绿就可不施谢花肥,或采用弱树补肥,或结合除虫进行根外追肥(0.3%~0.5%尿素或0.1%~0.2%磷酸二氢钾)春季两次肥的施肥量约占全年肥量的15%~20%。
  2。夏肥 对刚进入结果期不久的树,为了控制夏梢的发生,这次肥可不施或少施。对已进入盛果期的树,由于夏梢少发生,为防止养分不足而落果和促使秋梢抽吐,应适当补充肥料。可采用勤施薄施、压绿或施慢性肥等方法解决。这次肥料应占全年施肥量的10%左右,并以速效肥为主。
  3。秋肥 为了适应果实的迅速发育和促进结果母枝的大量、齐一萌发,应重施秋肥2~3次。第1次肥应在预定放梢前15~20天施下,第2次以应在秋梢自剪后施下。肥料以速效氮肥为主,结合磷、钾肥。还可结合除虫喷药进行根外追肥(0.5%尿素)。秋肥应占全年肥量的35%左右。
  4。冬肥 冬肥的主要作用是恢复树势,提高抗寒能力,促进花芽分化。冬肥一般也可分两次施用,第1次在采果前20~30天施下,叫采前肥,应以磷、钾肥为主。第2次在采果后几天施下,叫采后肥。早熟品种和挂果少的树可以不施采前肥,只在采果后一次施肥即可。冬肥要长效肥和速效肥、有机肥和无机肥、土壤施肥和根外追肥、氮肥和磷、钾肥结合,要视树势、结果情况、叶色等适当配合,如树势差、叶色淡的要以恢复树势为主,增施氮肥;如叶色浓绿的则以施磷、钾肥为主,以有利于花芽分化。这次施肥应是重肥,约占全年用肥量的35%~40%。
  (三)施肥方法
  施肥要与土壤耕作、排灌水相结合,要看天、看地、看树、看肥料施肥。旱季宜施水肥,雨季宜用干肥,有机肥应早施,砂质土应勤施、薄施,并多施有机肥,山地应深施肥。施肥的位置原则上应施在树冠外周滴水线下,可用开沟或打穴的方法,每次轮换位置。施肥的深浅应视根系分布情况而定,一般山地坡地可深施,地下水位高的平地可浅施。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你在种植过程中遇到什么农业相关的技术上问题,欢迎你再次咨询。
  ——摇钱树科技服务工作站资深专家
本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