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解答 >>  为何沙糖桔梢茎细叶长兼弱?

为何沙糖桔梢茎细叶长兼弱?

2007-07-05 | 南盛沙糖桔 | 1513

问:

我在山上种沙糖桔,有一年树龄了。种植后在去年发现了几棵抽出的梢茎细叶长兼弱,并有发黄现象,当时不理会。今年春梢时又发现多了几株,到了上次夏梢发现了上百株这个样子。症状多数表现为出的梢短,大约3至5厘米左右,顶部并有干叶的现象,梢茎细叶长兼弱,在枝头发的梢较多,有6至8条。我请教很多农艺师,有的说是缺元素,有的说是黄龙病。但果树大部分叶色墨绿,青秀,并无烂根的现象。一直以来管理上又无喷过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请问这个是什么病呢?

——高天(广东德庆)

答:

针对你提出的问题何所提供的情况,首先我们进行对植株因缺素(主要是中微量元素)所引起的生理病害进行分析。在幼苗植后,一般情况下,由于幼苗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中微量元素是极少的。因为一则树冠中枝组的叶片较少,其所消耗的养分也不多,在定植前,基本都会施下有机质基肥。有机质基肥中所含有的中微量矿物元素以及土壤中本来已含有的可溶性矿质元素,在1~2年的期间内,一般都能满足幼树生长对中微量元素的需要。并且,如果施因缺中微量元素而影响幼树生长的话,那么,在同样条件下,出现100多株抽梢不正常以外的其余植株,是不大可能叶色、抽梢正常的。

但出现部分植株不正常的抽梢,或抽出的梢不正常生长,有如下的因素所造成的,嫁接愈合不良;根结线虫为害;接穗原来已患有如黄龙病、碎叶病等难以治疗的类细菌及细菌性病害,或昆虫为害。如果属于嫁接愈合不良的植株,一般在种植一年后,由于嫁接的养分输送受阻,根系所吸收的养分难向上输送到树冠上部,上部枝条及叶片因肥水供应不良而出现叶片褪色、无光泽、抽出的新梢短、弱、纤细,难以转浓绿。并且常在嫁接口以下茎干抽发新梢。根系,特别是吸收根因上部叶片的光合同化营养产物难以向根系输送,而导致根系难以发展。检查植株是否嫁接不良,可观察嫁接口。如果嫁接口出现肿瘤状,或嫁接口以上的茎干大于嫁接口以下的茎干,则属于嫁接不良。如果是属于轻微的嫁接口肿大,可用小刀纵向对嫁接割几刀,待新皮愈合后,可对轻微的嫁接不良有改善。如果嫁接口肿瘤较大,即嫁接不亲和严重,则要及早换苗了。

根结线虫为好害的柑橘植株产生根结线虫病,其患病轻时对植株表现的症状一般不大明显,只是植株矮小、梢纤弱,叶片褪色,呈缺素症。重病后,枝干及全株死亡。判别植株是否患根结线虫病,可将病症较明显的植株连根挖出。其吸收系在根尖或根尖以上有出现白色或黄褐色或黑褐色的根结。防治措施,可对植株淋施48%地蛆灵乳油(毒·辛)2000倍液。并对植株喷施0.04ppm的芸苔素内酯加入植株易于吸收和利用的叶面肥,如腐殖酸康宝,海藻素沃得保,或施可得等。以地蛆灵杀根结线虫,以芸苔素内酯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以优质叶面肥提高叶片的光合效能,从而促进新根的抽发,而令植株重新抽出健壮的新梢而恢复正常生长。

有害昆虫的危害,如柑橘蚜虫、柑橘蓟马、粉虱、侧多食跗线螨等有害昆虫对新梢叶片的刺吸汁液,往往会造成叶片黄化、扭曲、变形,或柳叶般的窄长(侧多食跗线螨为害),因为全园植株因新梢的抽发期不同,在喷药保叶时是否因错过对某部分新梢的用药而导致受害,这也是存在可能的。对新梢的保叶,可选择虫螨兼治的农药,如3.2%金甲维盐(甲氨阿维·氯)微乳剂5000倍液,或50%虎蛙乳油(敌·氟腈)500倍液,或8.3%螨净乳油(阿维·哒)2000倍液等交替用药。

最后有关黄龙病,病症表现为新梢出现均匀黄化或类似缺素状,或斑驳状黄化。幼年树或初结果树春梢发病,一般在转绿后开始褪绿,使全株新叶均匀黄化。而夏、秋梢发病则是新梢叶片在转绿过程出现淡黄无光泽而逐渐均匀黄化。黄龙病是属于类细菌病害,所谓类细菌病害是介乎于细菌性与病毒性之间的一种病害,即其类细菌体具有细菌的某种特性,又具有病毒的某些特性。对初感染黄龙病的植株,可在主杆基部钻孔,孔深为主杆直径2/3左右,然后从孔口注射含量为1000×10-6盐酸四环素溶液(成年树用药液3~5升)。该病一般由刺吸式口如木虱等害虫,吸食病树汁液,携病再向健树传播。

因此,在柑橘类果树的栽培中,要对柑橘木虱作为重点防治对象。对柑橘木虱的预防,要注意加强管理,尽量使新梢抽发整齐、在新梢抽芽开始,进行喷药护梢。所使用的药物,除上述建议可使用对防治蓟马、侧多食跗线螨等所使用的药物外,还可用25%噻嗪酮可湿性分级1000倍液,或25%亚胺硫磷乳油400倍液进行交替用药防治,以免害虫产生抗性。

通过上述的分析,建议针对我们所提出的多种可能,从易到难用逐一排除的方法,缩窄出最有可能的原因。首先,对少部分植株采用喷施0.04ppm芸苔素内酯(商品名为天丰素)加入植株易于吸收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的优质叶面肥,每隔10天喷1次,连喷3次。如果情况有好转则可扩大到其他植株上;认真检查嫁接口,按上述已介绍的方法进行处理;对是否患根结线虫病的排查,按已介绍的方法进行。最后,如果将缺素症、嫁接不良、根结线虫为害等排查除出为害原因后,剩下的原因就很有可能是黄龙病所引起的。

对黄龙病的预防,首先要对木虱积极防治,以免病害进一步扩散。对已鉴定确实是黄龙病的植株,最好的方法,就是及早坚决挖除,购买已脱毒的幼苗重新种植。以上分析及建议请你参考。

——摇钱树工作站专家

本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