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我种植的沙糖树(两年树龄未长果)在春梢刚长出约6cm时发现有部份新叶底面有不规则的网状物质颜色棕红、宽度约0、5mm,略微凸起;初期(约15天前)只有翻转叶才看到,现在在叶面上亦看得出有一个个小圈,从叶面看小圈为黄绿色。问当地有经验的果农亦看不出问题:不像细菌,不像喷伤。用100市斤花生麸开700斤水浸2个月的花生麸水用来作叶面肥喷沙糖桔树有用吗?要注意什么问题及一市斤麸水冲开多少清水喷?
——苏锋(广东云浮)
答:
请你用指甲轻刮病部的小点物,如果小点物不能刮掉,估计是初感染疮痂病或溃疡病了。由于该两种病均先在叶背出现油渍黄色小斑点,也均有明显的突起。到患病后期,疮痂病部向一面凸起,而另一面凹陷,成漏斗状,严重时叶片扭曲畸形或脱落,其发病的最适温度为16~23℃,及遇光照少,阴雨、雾重的天气宜发病。
目前的天气条件,是有利疮痂病的发生。而溃疡病到患病后期,叶背、叶面均可凸起,病斑周围有黄色晕环,中央破裂如“火山口”状。疮痂病是属于真菌性病害,而溃疡病是属于细菌性病害。由于对病害的防治,要抓住发病初时进行,尽管目前未能一下子鉴别是何种病害,但我们主张先按细菌性病害进行选药防治。药物可选择20%盐酸吗啉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350倍液或0.5%波尔多液(硫酸铜0.25公斤、石灰1公斤加水100公斤),或77%可杀得600倍液,或20%龙克菌悬浮剂500倍,或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2500倍交替用药,每隔7天喷一次,连喷3~4次进行防治。有关用花生麸腐熟后其浸出液再稀释后作为叶面肥的问题。纯正的花生麸即采用人工榨油后,未经渗入其它杂质的花生麸,其含氮、磷(P2O5)、钾(K2O)分别约为:6.32%、1.17%、1.34%。从其含氮、磷、钾的比例可以看出:氮素较高,约比磷、钾高出5倍。
因此当果树类植株缺氮或用于叶菜类植物的喷施,其含纯素的比例是合理的。但就果树类的生长过程中的某一阶段而言,有时是需要控制氮量而增加磷、钾量时,就不大适宜了。例如,幼果从膨大开始,其所需要的氮素会相对减少,而磷、钾素则要相对增加,否则在氮素过多的情况下,是比较容易促发夏梢的抽发的。
此外,生麸的浸出液作为叶面肥而应用,其多种元素多属分子状态,而商品的叶面肥,一般是小分子或离子状态,这样小分子或离子状态下的矿质元素是较容易渗入植株体内而被植株所吸收和利用的。当然,用生麸浸出液作为叶面肥,其成本往往比商品的叶面肥要低,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就其它商品叶面肥而言,一般会根据植物的各生长期对不同微量元素的需要而配套,例如加入硼、锌、镁、铁、钙等其它元素,并且元素之间的比例,是应当遵循相互间有一个相对合适的比例。而生麸,其微量元素就可能因其栽培的土壤,施肥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也难以掌握和控制。从生麸所含有的纯氮量及叶面肥稀释后一般含氮量的要求经初步计算:1公斤的花生麸加入约5公斤清水进行腐熟后,可与约60公斤的清水进行稀释,并用纱布将其渣过滤后喷施。
——摇钱树工作站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