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解答 >>  请教几个种植沙糖桔树的问题?

请教几个种植沙糖桔树的问题?

2006-09-12 | 南盛沙糖桔 | 1702

问:

本人种砂糖桔时间不长,经验不够,深知只有科学的种植方法才能创造好效益,在此提出不少问题或许超出专家们能力之外,还请尽力解答,谢谢。

1)本人使用化学农药为主,请推荐一套既解决病虫害,又可避免残留超标方法。

2)桂果树明年放春梢时为何不对上年的秋梢进行剪枝呢?通常未桂果的树每次放梢前都要剪枝的,为什么?那么到时放秋梢是否也一样不剪枝呢?

3)喷多效唑加入叶面肥时,作用会否相互抵消?

4)对于桂果树需要纯氮,纯磷,纯钾量是多少?

5)某些果树树冠下部落叶,上部没有,造成上密下空状怎么回事?

6)打氨基酸叶面肥是否可增甜。

7)施采后肥一般在大寒期间,但此时气温低,根系能否吸收?

——江先生(广州)

答:

①有关使用化学农药对病虫害有效防治而残留不超标的问题。目前,凡经农业部批准登记后上市的农药,其在标签上,应当清楚向使用者标出稀释后使用倍数或用量,安全使用间隔期,防治对象,引起注意事项等内容。并且,该药在批准登记前是由国家农业部规定有法定资质的专业部门,经过两年四地以上的药效、毒理、毒性、残留,对环境友好程度、致癌、致畸、积蓄性等试验,在分析其试验数据中对照目前我国环境保护质量要求而核批登记入市的。因此,如果使用者严格遵照说明书上的指引,不随意增大用药量,不随意自行将多种农药混配使用,按照该农药的持效期,以及规定时间内的最多使用次数去操作,其农药的残留量一般是不会超过国家所规定的标准的。另一方面,对于能造成对柑桔类果树为害的主要病害有40多种,害虫有100多种以上;在进行对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不单要考虑选择用药的合理性,还要根据温度、湿度、植物所处干的生长形态期进行考虑,再者,农药产品的品种结构,也在动态的发展。

②挂果树经过冬季的花芽分化后,在枝梢中已潜伏了花原基。沙糖桔的生物学特性,其花原基是在春梢抽出的基础抽发形成花蕾。春梢抽出后的主要形态表现后,是伴随花蕾的表现。只不过,这些即将发育成为花蕾的潜伏花原基,在末表现成为花蕾之前,我们无法看到罢了。在花蕾抽出后,我们在栽培中,往往需要根据树龄、树势、肥水管理、花量等情况,适当剪除部分,以合理解决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如果花量太多,超过树体营养所承受的能力,必然会造成花质相对差,将来,由于花朵因营养供给而生长不良,是会导致大量落花的,而这些大量落花,不单会影响最终的挂果量,也会过多消耗树体的养分。增加了保果的难度。而利用修剪,促发秋梢、夏梢,是打破枝梢的顶端优势,使潜伏叶芽能尽早及整齐地抽出。这是另一个目的不同的技术措施概念。

③在喷施多效唑时加入叶面肥是否会产生相互抵消的作用。叶面肥中绝大多数的品种,对多效唑都不会产生桔抗的作用。但从合理的角度出发,在喷多效唑时,也要清楚关注其喷施的目的。例如:在利用喷多效唑控制冬梢的抽发,如果在多效唑中加入氮素含量较高的叶面肥,并且如果叶面肥加入量过多,在一定条件下,遇上温度高,多雨的冬季,就有利于冬梢的抽发。相对来讲,多效唑如果加入了这一类高氮的叶面肥,就不尽合理了。而应该与含磷、钾素的叶面肥配伍,较为合理。此外,有一些叶面肥含有赤霉素、生长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主要的功能中,有加快植物抽发、生长的表现,由于多效唑与赤霉素、生长素存在有桔抗的作用。因此,如果在多效唑中加入这一类的叶面肥,效果就不明显了。

④沙糖桔结果树,需要纯氮(N)、纯磷(P2O5)、纯钾(K2O)的比例一般约为1:0.3-0.4:1.2。按100公斤经济产量,其需要N、P2O5、K2O分别约为1.0公斤、0.3-0.4公斤及1.2公斤。

⑤有关沙糖桔树冠下部落叶,在一般情况下,若非下部大量过度落叶,是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因为先抽发的枝梢中的叶片,其衰老在正常情况下,也先于后来抽发者。但是如果缺乏某些营养元素,如氮、镁等,其缺素症也会先表现在老叶上,造成老叶的不正常黄化、脱落。再者,如果雨水过多,土壤中含水量过大,而含氧量不足,根系吸收受阻,也会使老叶过早黄化、脱落。

⑥氨基酸是组成细胞原生质中蛋白质的主要成分。喷施氨基酸或腐殖酸类叶面肥,是能使植物易于吸收和快速吸收而被植物所利用。如果,植物在从叶面补施这一类液肥,尤其是在果实生长发育期进行适当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是会增加果实中的糖分的。但应该补充说明的是,植物的生长,其营养的主要吸收,是靠根系进行。叶面的营养补充是不能完全代替根际施肥的。

⑦在大寒期间施肥,此时气温低,根系吸收肥的能力弱。但此时期的施肥种类,是以腐熟有机肥为主,配以适量的磷、钾、氮。此时期的施肥作用是,施下的有机肥是作为植株周年生长的基肥吸收利用,而速效化学肥的一部分是待春暖抽出春梢及花蕾而利用。而另一部分,是待土壤有一定的湿度,根系恢复吸收能力时,作为恢复树势的营养需要之用。

本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