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知道蓝莓是个好东西,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众多投资机构也纷纷嚷着要涉足,但却总是雷声大雨点小。
究竟什么阻碍了机构投资人的脚步?关键有几个原因:1,气候的不确定性是很关键的限制性因素;2,规模化短期内难以达成。中国目前总的种植面积仅为1万亩,而且还较分散,不足以形成规模优势,而规模效应一直就是投资机构最为看重的,也是盈利的重要环节。3,蓝莓产业链各环节还不完善,相关人员不够成熟,也限制了行业的发展。
那么,国内目前现状下,谁是最适合蓝莓的投资人?显然不是纯粹的财务投资人,而是真正的产业投资者,特别是专门的农业产业投资基金。他们更多的是从战略角度进入,从最初的种植开始,能够伴随蓝莓产业慢慢成长,等待其成熟。
蓝莓投资何时爆发?
近年来,由于柑橘、苹果、梨三大果在市场上的价格走低,荔枝、樱桃、葡萄等小杂果价格看好,人们似乎越来越不满足于大众化的口味,追求新颖奇特的小杂果逐渐成为一种时尚。蓝莓这一被美国农业专家预测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果树树种,在走俏国际市场的同时,也开始在国内悄然升温。
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面临压力的健康警钟,水果的保健作用更被人们重视,近来颇受年轻人喜欢的“紫色护眼饮料”也风靡中国。蓝莓是近年来人们才开始接触的高档水果,不菲的市场价格加上其广阔的发展前景令投资商蠢蠢欲动。“蓝莓产业是一个投资前景不错的产业,我们现在正在考察很多蓝莓种植基地。”国内某投资机构对《融资中国》透露。
价格高 成本低
蓝莓是一种源于美洲的小浆果,当前世界蓝莓种植业主要集中在北美的美国、加拿大以及南美的智利。蓝莓,又名越桔、蓝浆果,果实呈蓝色,披一层白色果粉,果肉细腻,果味酸甜。在人类的农作物栽培史上最多还不超过百年历史,蓝莓果风行世界,是由于其较高的保健价值。除了有一般水果的营养成分外,蓝莓还富含维生素A和花青素等特殊成分,果实含有防止脑神经衰老、增强心脏功能、明目及抗癌等独特功效物质,被誉为“21世纪功能性保健浆果”和“水果中的皇后”,并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据美国农业部预测,蓝莓将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果树树种。蓝莓果树开花期一般在三四月,采收期为6至8月,鲜果在高温季节可以自然存放3至4天不变质。种植蓝浆果的管理成本仅为苹果等果树的1/3或更少。
据蓝莓协会专业人士向本刊记者介绍,美国、加拿大、日本、智利和欧洲的很多国家都把蓝莓视为保健和功能食品,倍受人们青睐,国际市场售价昂贵。正因为蓝莓成为21世纪人们最青睐的保健护眼和抗衰老水果,目前,蓝莓鲜果和加工产品在欧美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尽管其售价远高于柑桔、苹果、樱桃等水果,但市场仍然供不应求。目前,仅日本一个市场每年就要进口3万吨蓝莓冻果。
在全球蓝莓市场上,蓝莓50%以鲜果供应市场,50%用于加工原料,加工的主要产品有冷冻果,用于制作冰淇淋、蛋糕、蓝莓派的配料,同时提取高花青素含量的蓝莓色素,作为保健食品原料和制作果汁、果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