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给柠檬加点糖

给柠檬加点糖

2009-08-28 | 南盛沙糖桔 | 2016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科技中国行·走进创新型云南之十一 

  吃鲜柠檬不放糖,会酸。发展柠檬产业没有科学决策、科学技术,会怎么样?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几年来发展柠檬的轨迹,有力地证明:科技创新是促进产业发展和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凡是到过德宏的柠檬国内外专家,都肯定,这里是最适宜种植柠檬的地方。

  因为这里具有得天独厚的适宜柠檬生长的生态环境:年平均气温18.3—20℃,年均日照2218—2453小时,年均降雨量1400—1800毫米,年积温6400—7300℃。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霜期短,热量充足,雨量充沛。

  在这个“天然温室”里种植柠檬,不仅投产早、产量高、品质好,而且一年可以四季开花挂果,实现周年生产供应,为柠檬鲜果及加工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潜力。

  十年前,德宏就开始种植柠檬,但真正大张旗鼓地发展柠檬,始于2002年。

  2002年12月,云南省政府柠檬专题会议首次在德宏瑞丽市召开。会议确定以瑞丽市为主,“通过3年的努力,建成10万亩柠檬原料种植基地,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争取年加工产量达到10万吨规模。”于是,一边,政府支持农户开始种柠檬建基地,一边,企业开始建加工厂,负责原料收购、加工、开发市场。目标是“希望建成全国最大的柠檬产业基地”。

  今年完成的《德宏柠檬产业发展课题研究》把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德宏柠檬产业这一时期的发展,描述为“粗放推进的高速发展阶段”,由于“未经充分的试验、示范,缺乏科学发展理念,科技支撑滞后是该阶段的重要特点。导致后期出现了柠檬产量低、品质差,各方投入大,效益低下,部分农户信心丧失,各种矛盾尖锐化的结果。”

  经过2001—2003年的快速发展,德宏柠檬的种植面积曾经达4.2万亩;但是,2004年开始全州柠檬产业严重滑坡。因为果树退化、病虫灾害等原因,柠檬产量和质量上不去,农民开始换种别的经济林果,企业上了规模却原料不足,效益低。从2004年后,仅瑞丽市就损失面积1.9万亩。到2005年,全州仅剩2万余亩柠檬。

  德宏柠檬产业陷入了酸楚的困境。

  这一情况很快引起了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2004年11月,省里在瑞丽召开了第二次现场办公会,做出了加强科技支撑,统筹兼顾、科学发展、稳步推进的决定。

  政府、企业、农户对今后如何发展开始了新的思考。

  第一个行动就是当地政府、企业与农科院共同成立“云南省农科院红瑞柠檬研究所”、“柠檬加工工程研发中心”,建立“国家柠檬试验站”。首要任务是从研究解决当前关键技术入手办好“样板”,以科学事实验证瑞丽乃至德宏的自然生态优势。使柠檬产业走上“产、学、研”结合、高产、优质、高效、科学和谐发展的道路。

  2005年4月,柠檬研究所自中国柑橘研究所率先引进优良柠檬脱毒品种及种苗进行试验示范,进行了一系列的种植技术研究和品比试验,探索优质早结丰产栽培技术,实现了当年种植,当年挂果。栽种后的第一年亩产即可达300—500公斤,第二年可达1吨以上,第三年即可进入丰产期。

  记者7月在红瑞柠檬研究所的苗圃中看到,个大如梨的柠檬新品种沉甸甸挂满枝头。据悉,2007年利用所获得的技术该所已建设了100亩柠檬示范基地,取得初步成功后,进一步扩大了示范面积,目前已经新建成500亩优质、高产、高效标准化柠檬种植技术示范基地,在德宏州瑞丽市勐秀乡、户育乡、畹町镇及陇川县、潞西市辐射带动新建种植3800亩。

  同时,柠檬加工工程研发中心也完成了柠檬商品果保鲜储藏工艺技术研究,确保柠檬鲜果在运输途中以及后期的新鲜,保质期可达半年以上。在瑞丽可实现周年供给鲜果,食用时完整地保证柠檬的鲜果营养成分。此外,他们还完成了柠檬汁加工工艺研究和应用,所生产的柠檬原汁通过鲜果清洗、榨汁、脱气、杀菌、包装等工序,整个过程采用连续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机械流水线加工。龙头企业红瑞柠檬公司的柠檬油、柠檬原汁、柠檬浓缩汁、柠檬鲜果等四个产品获得国家无公害柠檬产品认证。

  科技的支撑,让德宏人坚定了“二次创业”的信心。

  2008年,州长孟必光主动请缨,挂帅云南省科技厅立项的党政一把手科技工程项目“柠檬种植、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他一上马,立即委托州政协对柠檬产业的调研,完成了“德宏柠檬产业发展课题研究”对德宏十几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深入调研,提出未来发展思路。并到“中国柠檬之都”四川安岳、中国农科院柑橘研究所、重庆市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恒河果业有限公司进行了专题考察,借鉴别人的发展经验,提出了“坚定信心,以当前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强有力的科技为支撑,全力以赴做大做强柠檬产业”的目标。

  孟必光说,按照州委、州政府制定的发展规划,到2011年,全州种植面积将发展到10万亩,并成为全国最大的柠檬产业化基地。“柠檬种植、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重点是解决柠檬规范化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发展10万亩种植面积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有了科技支撑的德宏柠檬产业, 走上了一条“产、学、研”结合、高产、优质、高效、科学和谐发展的道路。

本篇文章来源于 科技网|www.stdaily.com

原文链接:http://www.stdaily.com/kjrb/content/2009-08/28/content_98337.htm

本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