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文才,果树学家、园艺教育家、柑桔专家。我国柑桔学科奠基人之一。与钟俊麟等首次选育成功“鹅蛋柑20号”(先锋橙)、“鹅蛋柑26号”(锦
橙)柑桔良种。他擅长柑桔栽培技术,并深入现场指导和推广,编著有《实用柑桔栽培学》及多种科普读物。培养了大批果树园艺人才。为发展我国柑桔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章文才,1904年11月11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22年考入之江大学生物系,1923年转入金陵大学农学院园艺系,1927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获得金陵大学授予的“金钥匙”奖,毕业后留校任助教。
1929年,章文才与许复七、吴耕民、胡昌炽等人,发起成立中国园艺学会。1931年爱国华侨陈嘉庚在福建厦门创办集美农林专科学校,金陵大学校长陈裕光推荐章文才前去担任果树教员兼校长。到任后,他和何敬真等人在同安县天马山筹建实验果园,栽植柑桔、香蕉、菠萝、龙眼、荔枝等果树。两年间,集美农业专科学校培养了500多名毕业生,分配到广东、福建等省工作,推动了当地果树事业的发展。
1933年,集美农林专科学校停办,章文才回浙江大学农学院任园艺系讲师兼湘湖实验农场场长。在教学的同时他还从事科学研究,用乙烯处理柑桔,促其提前着色成熟,取得了可喜成果。1934年在《中国园艺学会会刊》上发表了国内第一篇有关乙烯处理柑桔的学术论文。
1935年4月,章文才赴美留学,同年7月进入伦敦大学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导师赫顿(RonaldHatton)是英国果树学界权威,在其指导下,章文才在英国东茂林果树试验站进行了“果树嫁接砧穗亲和性研究”,提出了果树砧木亲和性的一些有关生理生化指标,提高了果树嫁接成活率,并使矮化砧收到丰产优质的效果,受到好评,获得了博士学位,并被推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章文才的博士论文在英国《果树学杂志》上发表后,美国康乃尔大学果树系和加州大学柑桔系分别邀请他去担任副研究员。1937年到美国后,他与施温格(Swingle)和福劳斯特(Frost)教授进行柑桔选种研究,选出了一些脐橙的芽变株系。同时进行柑桔砧穗组合亲和性研究,提出枳橙作为脐橙砧木,可以达到矮化早果丰产的效果。
1938年,满怀爱国之心的章文才谢绝了美国柑桔界同事们的挽留,毅然回国。回国后,任金陵大学农学院果树学教授兼农业科学研究部主任。他一边教书,一边开展科学研究,利用寒暑假时间,带领师生,跋山涉水,跑遍四川各地,进行柑桔良种选育。1938年冬,他带领助教吴乾纪在江津庙基场林宪之的果园内,选得优良品系,编号为s—26(即‘锦橙’);1937年冬,钟俊麟、郭益进在江津仁沱乡青龙湾袁鸿志氏园中选得优良品系,编号为S一20(即‘先锋橙’),上述品系均属优良变异株。为了培育这些良种,1940年,章文才等人通过中国农民银行贷款,建立了中国农民银行江津园艺推广示范场(今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真武实验场前身),并担任首届场长。在该场建立了母本园,栽培这些优良单株。这是我国第一次进行的柑桔良种选育的成果。现在‘先锋橙’和‘锦橙’已成为全国各地的主栽品种,约计推广种植1亿株。此项成就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45年秋,章文才由金陵大学校长陈裕光推荐,任西北农学院院长兼教授。在任期间,他和虞宏正、王绶等教授精心筹划,重振西北农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并计划在河西走廊建立苹果、梨、葡萄生产基地。后因缺少经费,无法开展科研工作,他的愿望也未能实现。1947年,章文才辞去西北农学院院长职务,回到南京任金陵大学园艺系教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章文才应武汉大学农学院院长杨显东之邀,赴武汉大学任园艺系主任、果树学教授。到任后,他立即率领学生在珞珈山开辟了20多亩地的桃园、梨园、葡萄园、菜园,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
1952年,章文才任华中农学院教授、园艺系主任。1956年学院迁至狮子山。在那里,他带领园艺系师生开辟了近700亩实验果园,收集了250多种桃、梨、杏、梅、苹果、葡萄、柑桔等果树品种,培育了1.2万多株柑桔苗,进行柑桔抗寒育种研究。他还常常带领学生到产区果园实习,为农民进行丰产栽培技术培训指导,使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与果树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他还非常注意培养人才,认为只有有了众多的人才,中国的果树事业才能兴旺发达。早在1940年,他在成都金陵大学农学院担任教授时,就率先招收了贾麟厚、陈俊愉、李家文三位研究生,这是我国果树学领域中最早的研究生。
1956年,国务院召开了“12年科学技术远景规划会议”,在开会期间,章文才主持编写了我国果树、蔬菜、茶叶、特产的远景规划,为我国园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1957年,正当章文才潜心进行教学与科研之时,他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被下放到应城县红旗大队劳动,尽管这样,他仍带领学生建立果园,办技术训练班,指导当地农民栽培果树。
1965年,章文才受学院党委派遣,在宜昌窑塆乡筹建华中农学院宜昌分院。他亲自组织师生动手自建“干打垒”宿舍,开辟梯田种柑桔。在艰苦的条件下,分院招收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省的500多名果树、畜牧专修班学生。章文才采取了边建校边教学的办学方针。
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章文才虽受到冲击,却仍赴宜昌地区进行柑桔选种,帮助农民发展柑桔生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被调回总院;1979年出任华中农学院副院长。恢复招收研究生制度以后,章文才主持的学科被国家教委和农业部评选为我国第一个果树学博士点和全国果树重点学科。1980年,华中农业大学园艺系成立了柑桔研究室。到1990年止,他共培养了8名博士生和23名硕士生。
章文才执教60余年,桃李满天下,其中不少已成为我国园艺学界的学科带头人,或任院长、所长等职。
步入七旬高龄以后,章文才没有因年迈而减轻自己的工作。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多出人才,他仍站在教学第一线,亲自为研究生和本科生讲授《果树生理学专题》、《果树遗传育种学专题》、《果品商品经营学》等课程。
章文才结合教学、科研和实践,编著了不少有关柑桔专业方面的书籍。早在1935年就编著有《实用柑桔栽培学》,这是我国第一部柑桔栽培学专著。为了做好柑桔的出口外销工作,1954年他编著了《新鲜果实包装贮藏运销学》。1977年,他主编了《柑桔:生产技术与科学实验》。针对我国果树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缺乏科学选题、田间设计、统计分析,以及生物工程、丰产优质栽培、遗传育种、贮藏保鲜等科学实验方法,章文才于1979年主编了我国第一部《果树研究法》,并作为全国通用教材。1983年,他与江爱良共同编著了《中国柑桔冻害研究》。1987年他编写的《现代果树生产技术》,介绍了国内外现代化科学技术。此外,他还撰写了70多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
在柑桔科学研究上取得重大成果
1954年1月,全国出现大寒潮,大量柑桔树被冻死。为了解决柑桔冻害问题,他和陈吉笙等对柑桔冻害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柑桔抗寒育种工作。到1960年共收集不同柑桔品种实生苗2.5万余株,从中选出抗寒的华农本地早桔,在华中农学院栽培,经过1969年和1977年两次大冻害的考验,证明该砧木短期能抗-13℃的低温,现已在长江流域北缘地区大量推广种植。
章文才深知,果树优良品种是丰产优质的基础。70年代初,他带领宜昌分院师生深入鄂西柑桔产区,进行群众性的大规模柑桔选种工作。他把选种目的、标准和方法教给农民群众,发动他们选极优良单株,向国家“献宝”,然后再进行实验室的科学分析鉴定。仅三年时间,就把宜昌地区的27万株温州蜜柑和20万株甜橙普选完毕,从中选出最优单株43株。其中有‘桃叶橙139号’、‘秭归橙35号’、‘兴山少核锦橙101号’、‘黄陵无核甜橙’、‘国庆1号’极早熟蜜柑、‘国庆4号’、‘中秋桔’等良种。其中‘兴山少核锦橙101号’的某些品质超过美国的‘哈姆林’甜橙,极早熟‘国庆1号’蜜柑比日本‘兴津早生’还早熟24天。现在有些品种已在国内推广并被引种到国外。
在群众性多年选优的基础上,章文才又提出了优中选优的观点。即将最优株系高接到成年柑桔树上,第二年就能开花结果,然后将果实与原来母本树的果实进行对照鉴定。如果两者没有差异,说明遗传性一致,第三年即可鉴定繁殖推广,从而加速新品种的选育过程。他把这个选育过程概括为“一年选、二年接、三年鉴定推广”的选种新程序。此法已在生产中迅速推广,并被美国一些专家采用。
在柑桔防腐保鲜的科学研究方面。早在1962年,章文才就和助教区胜祥在宜昌黄陵庙进行药剂洗果防腐保鲜试验。接着又在秭归龙江的陡坡上建立产地通风贮藏库。随后,他又与潘家铮一道,在国内首先进行柑桔中草药防腐保鲜试验。用筛选出的高良姜、野菊花、野艾等,取其8%的浸出液洗果,收到了防腐保鲜的效果,开创了柑桔防腐保鲜的新途径。他建议武汉葛店化工厂,借鉴国外资料,研制出“多菌灵”与2,4—D配合洗果,可使柑桔果实在常温条件下,贮藏保鲜4个月,效果良好,深受群众欢迎。
1980年,章文才与青年教师一起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进行柑桔原生质体培养、人工诱变、遗传工程等研究,获得了锦橙、桃叶橙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并诱变出能耐0.8%盐碱的柑桔砧木良种,为我国沿海几万公顷的海涂找到了栽培柑桔的途径。他与邓新秀等在国内首先开展柑桔原生质体融合试验,培育出宁波金波十夏橙、粗柠檬十哈姆林甜橙的体细胞杂种。为开展抗寒、抗病、抗盐碱的育种工作开创了新途径,使我国柑桔生物工程的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1979年,他又从西班牙、美国引进无病毒柑桔良种脐橙、夏橙共19个品种以及脱毒和良种繁育技术,在国内首次进行无病毒良种繁育推广工作。1983年培训了来自全国的100多位柑桔技术人员。先后将17万多株脐橙、夏橙无病毒良种苗繁殖推广到江西、四川、湖北、湖南、广西的13万亩外贸出口基地栽种,已经有成批商品果运销国际市场。“柑桔茎尖微芽嫁接脱毒与无病毒良种繁育技术”获农业部1987年科技进步二等奖。“柑桔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融合”获农业部1989年科技进步一等奖。
为建立柑桔商品生产基地作出重大贡献
章文才为科技兴农、发展山区农村经济不遗余力。他经常下乡,帮助农民发展柑桔生产,使农民致富,被桔农誉为“财神爷”。
早在1956年,章文才多次深入鄂西山区的宜昌窑塆乡,这里荒山多,耕地少,农民生活艰苦,他向农民传授柑桔栽培技术,培养了400多名柑桔嫁接手,推广良种。随后,他多次来到窑塆进行技术指导。目前该乡柑桔年产量已达2000万公斤,并有大批柑桔外销,成为湖北省重要的柑桔外销商品生产基地。
在伟大诗人屈原的故乡秭归县,章文才发现当地的实生柑桔树品质低劣、味酸籽多。1962年他在那里举办了有100多人参加的技术培训班,传授柑桔高接换种技术。农民纷纷把实生柑桔树高接换种,全县已达66万多株,柑桔质量明显有了提高。长期以来,他把秭归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积极帮助当地发展柑桔生产。现在秭归县年产柑桔1亿多斤,成为湖北省的柑桔出口基地之一。
一次,章文才在远安县勘察百里荒果树基地时,上山要走15里的羊肠小道,章文才爬到半山腰,疝气病发作,仅在路边草地上休息了半小时又继续上山,带病完成了勘察任务。宜昌地区现在年产柑桔3.6亿斤,这与章文才的长期指导和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
1980年8月,章文才应邀参加了江西省农业厅及省农科院组织的柑桔考察小组,与沈廷厚等到江西赣州19个县市进行考察,提出了赣州地区发展柑桔生产规划报告。随后,他又两次到赣州进行调查、座谈、培训技术人员,帮助南康建立地区柑桔研究所;致使赣州柑桔生产迅速发展,成为我国脐橙、夏橙的外销出口基地。
1979年10月,章文才看到他亲自选育推广的柑桔优良品种已布满长江三峡两岸,便感慨地写下了一首题为《光荣伟大的三十年》的诗篇:
三十国庆三峡行,猿啼声里伴歌声;
绿水青山今胜昔,万紫千红桔满林。
1990年,农业部决定在长江中上游,从四川宜宾到湖北阳新两岸10万平方公里的山区丘陵地带,建设我国最大的现代化果树商品生产基地,使产、制、贮、运、销形成系统工程。章文才任农业部长江果树带科技顾问委员会主任。如今他正为实现这一宏伟蓝图贡献自己的余热。
由于章文才在国内外柑桔界享有很高的声誉,1979年,由农业部推荐、国际柑桔委员会一致通过,接纳他为国际柑桔学会执行委员。1981年11月国际柑桔学会在日本东京召开学术讨论会,章文才到会宣读了《三十年来中国柑桔品种改良的成就》及《中国柑桔事业的现状及其展望》两篇学术论文,向与会的66个国家的柑桔学家阐明了一个论点:即远在2400年前的长沙马王堆和江陵古墓中发现了我国的甜橙种子和香橙皮,从而驳斥了有些学者认为柑桔起源于印度的错误论点,受到与会代表的重视。
鉴于章文才为发展我国柑桔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1985年1月9日中国科协授予他先进农业科普工作者称号,王震同志亲自为他授奖。
章文才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1950年他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1984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78年至1987年任全国人大第五、六届代表。1978年以来,历任湖北省政协第四、五、六、七届副主席,湖北省科协副主席、名誉主席。1956年以来曾任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园艺学会理事长。年近九旬的章文才,目前仍在为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实现硕果飘香这一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着。
(作者:鲁大安)
简历
1904年11月11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
1927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园艺系,获农学士学位。
1927—1931年任金陵大学园艺系助教。
1931—1933年任集美农林专科学校教员兼校长。
1933—1935年任浙江大学农学院园艺系讲师,兼湘湖实验农场场长。
1935—1937年英国伦敦大学研究院东茂果树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获哲学博士学位。
1937年任美国康乃尔大学果树系副研究员。
1938年任美国加州大学柑桔系副研究员。
1938—1945年任金陵大学农学院园艺系教授,兼科学研究部主任、江津柑桔推广示范场场长。
1945—1947年任西北农学院园艺系教授兼院长。
1947—1948年任金陵大学园艺系教授,兼农林部农业推广委员会技正。
1948—1949年任岭南大学农学院园艺系教授。
1950—1953年任武汉大学农学院教授、园艺系主任。
1954—1992年任华中农业大学一级教授、园艺系主任,华中农学院副院长,华中农业大学柑桔研究室主任等职。
主要论著
1 章文才.慈谿杨梅调查.中华农学会报,1930(2):4—8.
2 章文才.乙烯在园艺上之效用研究.中国园艺学会会报1934,1(1):15—20.
3 章文才.实用柑桔栽培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4 Chang Wen-Tai.Studies on Incompatibility between Stock andScion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ertain Deciduous FruitTrees.Jour Pomology and Hort.Science,1938,(15):267—325.
5 章文才.柑桔树根群生长及其周期性.金陵大学农林新报,1940,(30):619—621.
6 章文才,张训舜.四川省柑桔之品质:(一)果实在成熟时期中品质的变化;(二)果实之品质与栽培环境之关系,金陵学报,1940,9(1—2):165—181,183-216.
7 章文才.红津甜橙选种标准.金陵大学农林新报,1939,(16):26—28.
8 章文才.新鲜果实包装贮藏运销学.上海:中华书局,1954.
9 章文才,罗禹初.湖南山地柑桔的栽培.农业学报,1956,5(2—4):167—169.
10 章文才,陈吉笙.柑桔的越冬栽培及抗寒品种选育.园艺学报,1962,1(1):15—28.
11 章文才.果树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控制途径.园艺学报,1963,2(1):1—8.
12 章文才.华中地区几种柑桔耐藏性研究.华中农学院学报,1964,(3):10—16.
13 章文才.果树生态环境与品种区域化.山地果树栽培.上海:科技出版社,1964.
14 章文才.柑桔:生产技术与科学实验.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
15 章文才.努力在柑桔生产上攀登世界高峰.湖北农业科学,1977,(12):24—28.
16 章文才.果树研究法.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
17 章文才.向柑橙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中国柑桔,1979,(1—2):2—4.
18 章文才.当前我国果树生产发展上的现代化问题.中国果树,1979,(增刊):59—63.
19 章文才.发挥我国热带、亚热带优势,发展果树生产.农业现代化研究,1980(3):27—32.
20 章文才.组织培养在果树科学上的应用.园艺学文摘,1981,(1):1—4.
21 Zhang Wen一Cai.Thirty rears Achievements on Citrus Vari-etal Improvemental Works in China ProC.4th.Intern Citrus Congress,1981,1:51—55 Tokyo Japan.
22 Zhang Wen—Cai.Development and Outook of Citrus Industry in China. Proc.4th Intern.Citrus Congress,1981,2:987—990.Tokyo,Japan.
23 章文才,江爱良.中国柑桔冻害研究.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
24 Zhang Wen一Cai.Citrus Clona1 Seleetion,Progeny Testing and in Vitro Propagation Fruit Varietes Jour.,1985,39:20—33.
25 章文才.现代果品防腐保鲜、贮藏、加工研究的进展.果树科学,1985,1(1):1—9.
26 章文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上的应用.果树科学,1985,(4):1—11.
27 章文才.发展我国热带、亚热带果树生产,繁荣山区农村经济.农业技术经济,1985,(5):8一12.
28 章文才.果树的病毒病及无病毒良种繁育综述.园艺学文摘,1986,(1):1—12.
29 章文才.果树的抗寒性及抗寒育种.果树科学,1986,(2):1—12.
30 章文才.现代果树生产技术.上海:上海知识出版社,1987.
31 Zhang Wen—Cai.The Role of Tissue Culturein Citrus Breed-ing.Proc. 5th Intern Citrus Congress.1987,1:25—27.sao Panlo Brazil.
32 章文才.现代果树育种的进展.浙江柑桔,1987,(2):1—9.
33 章文才.改进水果贮运保鲜加工技术,发展南方山区农村经济.热带南亚热带水果贮运保鲜研讨会文集,国务院南亚热带作物办公室,1988:8—12.
34 Zhang Wen—Cai Investig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itrus Vari-etal Resources in China.Proc.6th.Intern.Congress.1988,1:291—294,TelAviv,Isrl.
35 章文才.英汉园艺学词典.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