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分析 >>  国光苹果“击败”红富士奥妙何在?

国光苹果“击败”红富士奥妙何在?

2008-11-26 | 南盛沙糖桔 | 5888

  这两年,延庆的国光苹果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市场价格连年提高。今年张山营村的国光苹果在销售时更是“击败”了自己的老对手——红富士,早早就被抢购一空。

  从曾经的弃儿到到如今的宠儿,国光苹果走过了一段跌宕起伏的发展之路。在采访采访张山营镇张山营村的老果农张合林和苗占先的过程中,记者了解了国光的历史和与其相关的一些往事。

  今年49岁的张合林和53岁的苗占先都是村里的“老国光”,他们很有代表性,彼此都有浓厚的国光情结,并且切身感受着20多年来国光苹果命运的跌宕起伏。

  上世纪80年代“叱咤风云”

  张山营村的苹果种植可以追溯到50年前,当时的品种,除了国光就是红香蕉,其中国光苹果占到百分之八九十。1983年,村里分队,全村500多户每户都分到了不同数量的苹果树,村民大多成了果农。

  延庆是苹果种植的风水宝地,这里位于“全国最适合苹果生长的地方”,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水质优良、空气新鲜,加上果农经验丰富,大都有一身技艺,苹果种植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所有的优势。

  就凭这天然的和后天的因素,1985年,全国农产品评比时,张山营村的国光苹果代表延庆参赛,没想到一出手就摘下了金奖。从此,“延庆国光苹果”名气大振,“国光”这块牌子也一炮走红,成了苹果品种里的香饽饽。

  那会儿的国光苹果有多火?现在提起来,张合林和苗占先还都历历在目。

  先说被人“抢”的一幕。张山营村的国光苹果从来不愁买家,常常是刚到收果期,就有顾客来到村里,进了一个园子就会说:“这棵树大小果子全都包了!”

  那几年,每到9月中旬,果子尚未完全成熟,市果品公司就会派人驻扎到村里,盯着这国光一天天熟下来,不能让别人抢了。全村当时上千亩的国光苹果,不管果子大小,全是被“统购”,来的晚的小商小贩,不得不摇头叹息。当时,村民们敢说:“张山营苹果不用出村卖。”

  在这种背景下,张合林80年代末就迈进了“万元户”的行列,当时,他靠的仅仅是70棵国光苹果树。这70棵树,解决了老张家全家的吃穿住用行,到年底还要存上一笔。

  如今提起这事儿,张合林还在回味当时的快乐:“那会儿俺当村长,挺风光的哩,出去腰板儿也直,在机关上班的一个月也不过几十元或者几百元。”

  延庆县果品服务中心副主任房荣年介绍说,当时,延庆的国光苹果总数达到惊人的3万 亩,主要分布在张山营镇、旧县镇、刘斌堡乡和香营乡等北山一带,每年苹果销售都供不应求。说起国光当时的风光,延庆人不陌生,这是他们当时引以为豪的品种;老北京人也不陌生,20多年前,国光苹果在北京苹果市场上的份额占到了70%以上,“叱咤风云”过一段日子。

  上世纪90年代跌入低谷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北京大量引种个大、味甜、经济效益高的富士苹果,个儿小、经济效益相对偏低的国光苹果被迅速地边缘化了。

  虽然果农们也听到了周边一些地区把苹果运到延庆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虽然果农们也知道自己的管理应该更进一步,但变化来得很突然,果农们不敢相信,曾经红极一时的国光苹果,咋一下就走上了下坡路?

  村里人分析,除了人为因素,红富士的出现是一大因素。红富士个大、色泽红润、含糖量高,每斤价格是国光苹果的三四倍,在市场随着消费人群走的市场经济中,谁有机会还不去抓?

  当时,张山营村国光价低也难卖,红富士价高又好卖。这一点,村里两个专门储存苹果的大坑最能说明两者的不同待遇。销售旺季过后,储存国光的大坑总是满满当当,而储存红富士的坑里总是空空荡荡。而这时,国光只不过才卖三两毛钱,红富士却是三两块钱。

  这种背景下,张山营村村民分了两派,大多数人动摇了,认为“国光时代”过去了,主张改接成红富士。

  张合林便是大多数之一。当时,眼见着2块钱一斤的红富士有人抢购,5毛钱的国光无人问津,张合林心里不是滋味。改接吧,一来感情上倾向国光,二来树大了不好改,改了容易死;不改接吧,红富士好卖又赚钱,这国光实在不争气。

  张合林犹豫再三,最后媳妇给他拍了板儿:“改!不能瞅着好日子还死守着没动静!”就这样,张合林和全村400多户果农一起,嘁哩喀喳把国光砍掉了一多半儿,全都改接成了红富士。

  虽然当时改接的新品种几乎“全军覆没”,但国光面积骤减,不到最初的十分之一。

  村民当中还有一部分人属于特例,他们任凭国光怎么不景气,红富士哪般红火,硬是岿然不动,坚守着自己的这片园子。

  苗占先便是这极少数之一,不过他也曾矛盾过,有时回家,躺在炕上睡不着,老伴儿就在身边“吹风”:“咱也改吧,这国光没法卖了!”听完这话,老苗常常来到果园,站在地头犹豫不决。

  想想以前从没出过村卖的国光苹果,这几年年年要赶着毛驴车进村吆喝着卖,便宜时一斤几分钱,每年家里还要烂一批,老苗寒心。

  老苗有股子倔劲儿,后来发生的两件事儿让他铁了心不改接。一件是那年果子难卖,老苗低价拉到通州小姨子家,让她帮忙在那边卖。只不过刚开始,一个也卖不出去,人家只觉得这是一车西红柿。后来,大伙儿随便尝,一下吃上了瘾,年年要求买国光,老苗连卖三年。

  还有一件儿,那年秋收,正当老苗瞅着要咋卖时,一个客户联系上他,说预定5吨苹果,只要国光。这个客户一定就是两三年,老苗看到的是未来,一下拿定了主意:“人家都坎咱不砍,过几年再看看,认命了,坚决不改!”

  就这样,老苗说服了老伴儿,坚持种国光。不过当时卖不出去的果儿多,他们还得常年过着“出门吆喝,回家储存”的日子。

  上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延庆全县的国光苹果都和张山营村的一样,在“夹缝中生存”,经历了一次寒冷的冬天。

  而今雄风重振

  2005年至今,苗占先的脸上一年比一年笑得灿烂,其中的原因就是国光的价格年年上个大台阶。从2004年的一两毛,到今年的七八块钱,而且如今比上世纪80年代还要风光,老苗家里上万斤的国光苹果,提前一个月就被抢购一空。

  “好时候又来了,如今这国光不比红富士差!”老苗为自己当初的决定所津津乐道。

  老苗的眼光没错,这几年红富士的大规模发展,也让国光苹果成了“稀有果木”。据了解,目前,全市20多万亩苹果树中,富士苹果占到了90%以上,国光只有不到10%,而且大多分布在延庆、密云县北庄镇和昌平南口农场等几个产区,加起来不到3000亩,结果的不到1000亩,能流通到市场上的更是少之又少。在我县,只有少数人像老苗一样还保留传统国光,全县目前仅存600亩。

  除了“市场因素”,国光身价连年暴涨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果品质量的提高。据房荣年介绍,2006年开始,延庆对果园实施了标准化管理,国光的质量与四五年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飞跃,不仅皮儿薄了,个儿大了,颜色变娇艳了,口感也更好了,受欢迎也在情理之中。

  质量高了,果好卖了,国光又找回了昔日的风光。在第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延庆的国光苹果论个儿卖,每个卖到3元多,5天销售3700多斤。而且2007年,在中国农业博览会上,延庆国光苹果时隔22年再次捧回全国金奖,实现了“东山再起”的梦想。

本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