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分析 >>  蛆柑事件到底谁在无视果农利益?

蛆柑事件到底谁在无视果农利益?

2008-10-26 | 南盛沙糖桔 | 7933

   自始至终,我们从来不认为,果农利益遭受损失,是当初的流言与短信为祸所致,是包括媒体报道与评论在内的舆论关注之过所累,也更不能承认网友所指“当今的媒体是恶势力”的说法。

   有关“蛆柑”的流言与短信,有个前提是当地的确发生蛆柑疫情,近日又爆出太原、河南、重庆发现蛆柑的消息。显然,如果能够从消费者面对鲜果中突然出现的“蛆虫”的心理感受来看待此事,我们将明白流言何以汹汹,短信何以漫天飞,那么我们也将能明白一个道理:只有对消费者利益真正负责,流言才不会产生,最终才能真正体现对果农利益的负责与呵护。同时也不必讳言的是,在流言汹汹之下,必然有一种损伤已成事实。那么在此情形下,最好的息谣方式是什么?什么才是最好的保护?是公开。“谣言止于公开”,这几个字凝结了多少次公共危机事件的教训? 

   媒体介入正是最好的息谣时机,但这却被生生错过。面对来自媒体的探访与追问,四川有关方面不仅率然表示疫情只是小范围且已被有效控制,而且言之咄咄要追查短信源头,由此引起消费者反感与舆论质疑已属必然。为什么谣言再次走在政府公开信息之前?为什么直到疫情被有效控制之后消息才始为人知?真相到底如何?经由这些追问,也不难发现的另一个道理是:相关部门隐瞒事实,遮蔽真相,才是对果农利益的最大伤害。或可说,因为相关部门的刻意回避,也加剧了消费者对市场上所有柑橘的不信任感。

   此次蛆柑事件中,到底是谁在无视果农利益?答案不言而明。任何时候,对事关公共利益的信息的封锁与回避,都只能带来更深切的甚至不可弥补的伤害。这也正是市场之铁律。然而直到目前,公众依然没有等来更权威的消息。仅从四川传来的消息称,该省已采取措施严禁蛆柑外运,旺苍县对全县柑橘类果品实行严格监测和检疫,严禁蛆柑上市。但是显然,如何在柑橘销售旺季到来之前,真正消除消费者心中的不信任感,仅这些仍是不够。除此之外,对此前的种种遮蔽,公众也需要一个真诚道歉。在这之后,我也真诚希望受伤害的果农利益得到应有补偿,更希望消费者不因这次事件冷落了柑橘消费。

   网友痛陈的,显然也不是任何有良知的人愿意看到的。但同时,如果疫情已经发生,我们难道又能容忍这些长着蛆虫的果品让消费者食用?这难道是善良的果农愿意看到的?如果说短信的流布,表明信息不充分条件之下的非理性传播法则,那么媒体的职责,就是永远保持对真相和责任的追问。这不是炒作,更不是使橘农受损的必然原因。我们所期望的,不仅是果农的正当利益受到保护,还有那个更大消费者群体的利益不受伤害。这难道不也正是政府的职责之所在?然而就此而言,要走的路还很长!

本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