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来到有着“中国沙糖桔第一镇”美誉的云浮市云安县南盛镇,收进眼底的尽是柑桔丰收时的壮观景象。满山遍野的桔树挂满了桔红色的果实,煞是喜人。
南盛是一个典型的“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稻田加庄园”的山区农业镇,山多田少,以农为主,优势在山,希望在山。如何改变山区落后的面貌?该镇根据当地实际,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指导下,按照“规模化开发、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社会化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思路,致力做强做大柑桔这一产业,打造出“中国沙糖桔第一镇”的金字招牌。
据统计,近十年来,全镇的柑桔种植面积以平均每年3000-5000亩的速度快速发展。镇委、镇政府提出了“把南盛建设成为全省镇级最大的沙糖桔主产区”和“中国沙糖桔第一镇”的奋斗目标,着力从扩大规模和提高科技含量的角度促进柑桔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规模化开发。以“统一规划、连片开发”的原则出发,首先致力抓好了大枧村柑桔种植示范基地建设,使之成为先富村。接着,以点带面,充分利用山地资源优势,连片开发了9个300亩以上的柑桔示范基地,带动效应迅速扩张。南盛柑桔已由原来的零星分散、小打小闹的景况发展到今天的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规模。
标准化生产。该县先后与浙江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和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联姻”,通过走“产学研”的路子,基本形成了南盛柑桔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体系。制定了柑桔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加快了柑桔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和利用。期间,共同研发省重大农业攻关项目1个,省星火计划项目2个。该镇从2002年开始,每年与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合作的科研成果都获得云浮市科学技术奖的奖励,其中《沙糖桔保花保果、防裂果试验研究与应用》项目获云浮市2005年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从这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中先后引进了利用“性诱剂”捕杀针蜂技术、PNB活性有机植物健生素改造病残果树最新方法和机械化应用技术等,并将已取得突破的各种新技术向广大农户进行示范与推广。
产业化经营。以南盛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柑桔协会为依托,坚持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路子,为全镇柑桔产业的发展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等全方位的服务,并通过“订单农业”的模式,联结广大农户,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通过实施产业化经营,增强了南盛柑桔在市场经营中的竞争力,推动了柑桔产业化的发展,实现了公司与农户“双赢”的目标。
品牌化营销。积极实施品牌化营销战略,通过电视、报刊、互联网,参加全国性、国际性交流活动和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宣传推介产品,提高南盛柑桔的知名度、信誉度,大力拓展流通销售市场。
社会化服务。南盛镇积极鼓励个体工商户从事柑桔销售流通,为他们提供信息咨询、代办手续、合法利益维护等方面的优质服务,放活市场经营,催生了一支200多人的柑桔销售队伍,销售网络日臻完善;投资150万元,在圩镇建起了一个占地50亩的柑桔专业市场;争取银信部门的支持,每年为农户发放支农贷款,极大地缓解了资金对柑桔生产的“瓶颈”制约。同时,组织成立了柑桔协会并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积极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提高了广大农民的业务能力,激发起发展柑桔种植的浓厚热情。
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南盛柑桔产业发展的“加速器”。该镇自2005年起开始实施了农村科技信息“直通车”工程项目。2006年更被省科技厅选定为“广东省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省级重点示范点”。到目前为止,已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信息服务网络,设立了镇级服务站、村级服务点,添置了必需的信息设备,健全了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制度等。建立了南盛镇柑桔信息网等网络服务平台,开通了企信通等业务,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柑桔的病虫防治、保花保果、控梢、防裂、保鲜等技术资料以及产品价格、销售渠道等市场信息。积极开展了网上营销、招商、推介工作,越来越多的外地客商通过网络渠道了解了南盛。果农说:“鼠标轻轻一点,种植技术、柑桔价格等信息一目了然,学知识简单快捷,柑桔也不愁卖不出去。”
目前,全镇90%以上的农户种植柑桔,今年,全镇柑桔挂果面积达9万亩,产量将达10万吨,产值将达4亿多元。品质优良的南盛贡柑、沙糖桔受到了广大客商和消费者的热烈欢迎。南盛柑桔除销往上海、天津、哈尔滨和新疆等国内16个省(市)及港澳地区外,还批量出口到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和俄罗斯等国家。如今的南盛,呈现一片“放眼远山山山桔,回望近处处处柑”的美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