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每年都会制定发放一个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1号文件。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更是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农业的问题,可见国家对该问题的重视与关注。2007年的1号文件之所以把现代农业放在首位,就是为了确保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够沿着正确、健康的轨道向前推进。这种推进需要各种实施手段和因素促使其蓬勃开展,农业信息化便是一种在当今最行之有效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手段。
农业信息化是指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涉及了技术、生产、消费、市场等几个方面。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对于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国家和政府也非常关注农村信息化的建设,每年都投入了相当雄厚的资金来支撑推进。目前互联网已经被运用到了非常广阔的领域,一个以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农村信息化体系的架构已经基本形成。但是,在肯定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其存在的问题。如投入不足,高水平的农业和农村信息网站数量不多,功能不够完善等等,较之于国外庞大、完整、健全的信息体系和制度,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面对问题,我们更应该着手于如何方便、快捷地将信息传递到农民手中,让农民放眼看世界,切实地感受到信息化给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
2006年7月,中国联通推出的“农业新时空”项目便是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优秀案例。用一句话诠释,就是“联通通过网络为农民提供服务”。即多种终端机,将乡镇信息员、农业信息采编人员及各SP/CP提供的农业信息,以短信息、移动互联网等方式及时传递到农民的手中;通过在乡镇较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设立信息站的方式,由信息站的信息员及时准确地收集当地农业信息,为当地用户提供农产品供求信息发布、农产品价格分析等贴近农村的信息服务。这种方式既使联通获得助力农村信息化的美名,又使其在运营商中首个成功大规模布局了农村通信市场,尤其是建立了相当完善的农村营销渠道。联通开展这个项目以来,信息站、用户数据呈急速递增状态。该项目对农村用户非常有利,可以解决农村信息来源和信息传输的“最后一公里”两大农业信息化难题。
□中国联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