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年货常客,各种新鲜水果备受青睐。当中贴着洋标签的进口水果更是身娇肉贵。进口脐橙、猕猴桃、木瓜等价格比国产水果高一倍甚至几倍,这些水果真的名副其实?记者日前走访发现,当中大部分都是国产水果贴上洋标签后摇身变成。商家称这已是业内潜规则。
近日,记者根据消费者报料,走访了拱北、夏湾多家店铺,发现国产水果贴标签扮“洋水果”的情况比较普遍。有店方称,可以帮消费者给国产水果打扮成“洋水果”。而万佳等大型超市则比较正规,能提供检疫证书和入关证明。
[员工]贴上标签身价倍增
近日有消费者向记者投诉,在珠海拱北一家水果店按6.8元一斤买回家的“进口”橙子,味道和一般橙子相差无几,他怀疑这种水果的“进口身份”。
记者昨日在拱北关闸北街看到,各家商铺在显眼位置摆放着身价不菲的“进口水果”。在一家果摊前,两种价格不同的脐橙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看起来大小、颜色差不多,贴了英文标签的竟然要7元钱一斤,不贴标签的为3元/斤。记者看到英文标签上写着“NAVELSunKist”字样。记者问味道有什么区别,摊主却一脸神秘地表示“相差不大,但‘进口’的口感更好一些。”
隔壁水果店的员工阿红则坦白地告诉记者,该店出售的脐橙,“贴了标签和没贴标签的,都是国产的。”
记者随后表示想多购买一些质量、口感中上等的水果,但想给它们贴上标签扮“洋水果”去送人,阿红当即表示可以帮忙给每个水果进行打扮。说话间,她从店内的抽屉里拿出一叠标签给记者看,有给木瓜换装的“夏威夷”标签,有贴在猕猴桃上的“ZespriGREEN4030”字样的商标……夹杂其中的还有“水晶富士”、“世界名梨”、“优质草莓鲜果”等中文标签。记者提出想购买一些标签回去自己贴,阿红指着一版50枚标签告诉记者“拿货价”要2元。
[超市]进口水果有“出世纸”
与小果铺不同,各大超市给进口水果设立了专门的席位。在万佳百货,记者看到进口水果货架的上方标明了水果的名称和产地,水果上面也贴有英文标签。例如新奇士橙上贴着“NAVELSunkist3107USA”,与记者在小果摊上看到的标签不同,注明了“USA”字样的产地。
记者看到了超市方出示的深圳龙岗区监督检验站的证书和部分入关证明。超市一负责人表示,在珠海市场销售的进口水果占每天水果销量的10%左右,且都是通过深圳统一入境再分配过来。
■说法
检验检疫局:标签并非强制
进口水果是否有标签?标签应该是什么样的?记者就此咨询了珠海市检验检疫局的负责人。该负责人介绍,根据《进境水果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规定,进口水果包装箱上必须用中文或英文注明水果名称、产地、包装厂名称、电话或代码等信息,必须具备输出国或地区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植物检疫证书。“但是对进口水果还没有实施强制性标签审核制度,没有硬性规定进口水果必须贴标签,因此很多都是经销商为了宣传品牌而贴。”
至于在珠海入境的进口水果份额有多大,该负责人表示从去年4月起,没有境外水果从珠海各口岸入境、通过本地检验检疫部门报检。他解释说,在珠海销售的进口水果,都是从深圳、广州等其他城市入境,其中不排除有通过走私或其他非法渠道入境。
工商部门:行为属实即处罚
记者就此咨询了珠海市工商局拱北工商所所长黄晓东。他表示工商所将会对水果摊主行为进行调查。如果属实,商家涉嫌欺诈消费者。根据《广东省查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条例》相关规定,将对商品进行封存、扣押,并对档主处以10万元以下罚款。他建议市民买进口水果时,有权要求商家提供进货台账和相应的检疫报告、证书。
业内人士:国产水果更新鲜
据珠海市农科中心龚先生介绍,国产水果与进口水果差别并不大,尤其是一些国产高档水果,其品质还要高于国外同类的水果。他举例子说,珠海斗门种植的火龙果口感很好,甚至比越南产的更优质。龚先生建议市民不要一味地崇洋媚外,国产水果不需要经过长途运输,所以在新鲜度上往往高于进口水果。
■小诀窍
如何分辨进口水果
万佳果蔬部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市场上售卖的橙子多产自江西,经过打蜡、包装后充当洋水果,但内行一看就能辨别真假。首先进口脐橙颜色没有那么鲜丽,上面也没有打蜡,摸着没有那么光滑;其次皮很薄,用手捏能区别开来。”
■批发商揭秘
贴标签是潜规则
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珠海市场的水果几乎全部来自界冲果批市场。昨日下午3时,位于上冲检查站外的果批市场车来车往,煞是繁忙。记者在号称进口水果一条街看到,泰国榴莲、美国红提、加力果个个都穿着“洋装”。
记者表明想买进口水果,一老板称提子和榴莲绝对是原装进口的。而记者提出想看出入境检验证明,老板却脸色大变,反问记者到底买不买水果,不买就算了。另一家谢姓老板则比较“坦诚”,他告诉记者店内出售的橙子都是国产的,且绝大部分来自江西,“做水果生意的都知道这些‘秘密’,贴上标签也是哄哄那些外行”。
他爽快地告诉记者,同样是36个/盒包装的猕猴桃,标签是“ZespriGREEN4030NEWZEALAND”的批发价为100元左右,而标签为“GREENKiwifruit”的批发价为60元,还有一种则为45元。摊主笑称,很多水果档主批发45元一盒的猕猴桃,回去卖3元一个,赚了一倍还要多。记者仔细察看,从大小、形状和颜色上却分辨不出差异。摊主指着外包装盒上的英文字样告诉记者,批发价为100元的猕猴桃是原装进口的,其他两种国产的是上一级果批市场自己贴的标签,“并不是所有的猕猴桃都能‘化妆’,对个头、形状、色泽很挑剔,很多国产的形状大小不一,贴上去也不像真的”。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多家店,均表示能够帮忙贴标签。至于标签的上家是哪里,有的店主讳莫如深,有的直接称是在广州江南市场拿的货,记者想要什么都可以帮忙捎。
界冲果批市场一名老板表示,给水果贴洋标签已经是业内的潜规则。
统筹:本报记者 过国亮 采写:本报记者 谢红梅 摄影:见习记者 刘媚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责任。法律顾问:梁香禄、肖曼丽、罗志明侵权举报电话:020-87385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