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水果、蔬菜产品粗蛋白质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1871-1975《农产食品——凯氏法测定氮含量的一般性说明》。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水果、蔬菜产品粗蛋白质的测定。
2 引用标准
GB5009.5-85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
3 原理
在催化剂存在时用硫酸消化有机物,把有机氮转化为氨态氮。碱化蒸馏,用硼酸溶液吸收氨。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结果乘以蛋白质换算系数6.25,即为粗蛋白质含量。
4 试剂
全部试剂均为分析纯,均用不含氮的蒸馏水配制。
4.1 硫酸铜。
4.2 硫酸钾。
4.3 硫酸。
4.4 2%硼酸溶液(m/V).
4.5 混合指示剂溶液:1份0.1%甲基红乙醇溶液与5份0.1%溴甲绿乙醇溶液临用时混合。或2份0.1%甲基红乙醇溶液与1份0.1%次甲基蓝乙醇溶液临用时混合。
4.6 40%氢氧化钠溶液(m/V)。
4.7 0.05N盐酸标准溶液。
5 仪器
定氮蒸馏装置(图略)。
6 操作方法
6.1 样品处理:称取0.5~2g固体样品或2~8g半固体样品,精确至0.001g,或准确吸取5~15mL液体样品(约相当氮20~40mg),移入干燥的500mL定氮瓶中,加入0.5g硫酸铜,5g硫酸钾及20mL硫酸,充分混匀后于瓶口放一小漏斗,将瓶以45。角斜支于有小孔的石棉网上,小心加热,加热30min。取下放冷,小心加入200mL水,再放冷。加进适量助沸剂(如颗粒状浮石)。
6.2 在接收瓶中加入20mL2%硼酸溶液及5 滴混合指示剂溶液。连接蒸馏装置,冷凝管的出口插入硼酸溶液面下。放松节流夹,通过漏斗倒入70~80mL40%氢氧化钠溶液,并转动定氮瓶,混匀内容物,再倒入100mL水,夹紧节流夹,加热蒸馏,直至氮被完全蒸出,约收集150mL馏出液(在30min内)。将冷凝管移开液面,再蒸馏1min,停止加热。用少量的水冲洗冷凝管下端外部。取下接收瓶,用0.05N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灰色或蓝紫色消失。
6.3 计算
式中:X —— 样品中粗蛋白的含量,%;
V1—— 样品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2—— 试剂空白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N —— 盐酸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0.014—— 1N盐酸标准溶液1mL相当于氮的克数;
m —— 样品的质量(或体积),g(或mL);
F —— 蛋白质换算系数,6.25。
6.4 结果
若符合重复性要求,取两次测定的自述平均值作为结果,结果精确至0.01%(m/m)。
6.5 重复性
同一分析者同时或相继两次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不应超过5%。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副食品局提出。
本标准由商业部食品检测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饶泽青、杨翠乔。